“交領右衽”是漢服中最典型的,就是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将右襟掩覆于内,稱右衽,那他又有什麼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右衽(yòurèn)是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但并非漢服獨有。因此右衽成為漢族的象征符号之一。與之相反,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于中原一帶的右衽,稱為左衽。因此左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統治。所以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意思是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就得淪為異族的奴隸,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頭發。另外,左衽也被用來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畫和繪畫先人的畫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陰陽有别。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将右襟掩覆于内,稱右衽。反之稱左衽。古代中原漢族服裝衣襟向右,以“右衽”謂華夏風習。“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一些曆史時期,漢族受外族影響,也有着左衽的情況。另外,漢族傳統習俗,死者之服(壽衣)用左衽,不用布鈕,而是使用細布帶系死結,以示陰陽有别。雖然有些出土墓葬,死者不穿左衽,但并不能說明漢人傳統習俗中沒有逝者穿左衽的禮制。
出處
《漢書·終軍傳》:“大将軍秉钺,單于犇幕。票騎抗旌,昆邪右衽。”
《後漢書·西羌傳·滇良》:“羌胡被發左袵,而與漢人雜處。”
唐顔師古注:“右衽,從中國化也。”
唐《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
清劉寶楠正義:“中夏禮服皆右衽。”
典卷八十四禮四十四:“凡衣死者,左衽。”
典卷八十四禮四十四:“凡斂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時。”
《說文解字》:按,凡斂死者,左衽,不紐。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孔穎達疏曰:皆左衽,大斂小斂同,故雲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向左,示不複解也。生時帶并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複解義,故絞束畢結之不為紐也。)
【結束語】漢服由于華夏儒家王道文化的傳播而影響深遠,周邊民族、包括許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漢文化圈)國家通過效仿華夏禮儀制度借鑒了漢服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兇賓軍嘉五禮。此外,華夏賓禮也規定四夷之君必須穿本國服飾朝見中國天子,謂“蕃主服其國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