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蒙古族文化帶來的是蒙古族長調歌曲類别有哪些?蒙古歌曲分為兩個主要品種,其一是烏日汀道或稱“長調”,其二是“調”(boginoduu)。作為與盛大慶典、節日儀式有關的表達方式……我們繼續來看看吧!
蒙古歌曲分為兩個主要品種,其一是烏日汀道或稱“長調”,其二是“調”(boginoduu)。作為與盛大慶典、節日儀式有關的表達方式,長調在蒙古社會享有獨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禮、喬遷新居、嬰兒降生、馬駒标記以及其他蒙古遊牧民族的社交活動和宗教節慶儀式上,都能聽到長調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馬術比賽的狂歡運動會“那達慕”大會上,更能聽到長調。
長調是抒情歌曲,由32種采用大量裝飾音的旋律構成,它贊美美麗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頌父母的愛情、親密的友誼,表達人們對命運的思索。它的特點是: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持續的流動性旋律包含着豐富的節奏變化,極為寬廣的音域和即興創作形式。
上行旋律節奏緩慢穩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潑的三音重複句式,這來自對草原生活步調的模仿。長調的演唱和創作與牧民的田園式生活方式緊密相連,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廣泛延續的生活方式。
長調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紀以來的文學作品中已有記載。直至今日,長調仍保留着豐富的不同地域的風格。蒙古國和中國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區牧民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當代音樂創作中,長調都扮演着主要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