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之飛毛腿的由來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之飛毛腿的由來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21 10:27:26

  “一個人的成熟與否,不是出口成章,說出許多深刻的道理,或者是思想境界達到很高。而是待人接物讓人舒适,并且不卑不亢。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開導别人,而是你能說服自己去理解身邊的人和事。”

  接下來,跟随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之飛毛腿的由來吧!

  飛毛腿

  飛毛腿,源自古代的郵務系統,現在意義經常引申為跑得特别快的人。

  由來

  “飛毛腿”一詞源自古代的郵務系統。古時候交通不像現代如此便利,所以相隔兩地的訊息往來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中國自漢朝以來官方就發展出一套郵務系統(秦朝之前就有,不過漢朝将其制度化,頒有《郵驿令》),也就是“郵驿站”。

  郵驿站有點像現代的郵局加旅館,讓傳遞訊息的人員和坐騎有休息的場所,郵驿站一開始是專屬官方公務使用(元朝以後才開始接受處理民間書件往來),通常是軍事用途。當有十分緊急的情報需要傳遞時,就會派出信使,連日連夜馬不停蹄的趕路,即使到郵驿站時也是換馬不換人,務必在最短時間将信件送達!

  這種緊急的軍事文書,通常在信封一角會黏根羽毛,稱為“羽檄”。王維《老将行》:“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有時馬匹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會派出善於快跑的人想辦法将羽書送達,這些人被稱為“健步”,或“急腳子”或“快行子”!後來人們就引用這個典故,将那些健步如飛的人稱為“飛毛腿”,意思就是說這些人的腳力,足可擔任送羽檄的責任,跑起來像是在送緊急軍情,速度非常的快。(水浒傳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便是“飛毛腿”的典型)

  傳說有個孩子生下來就會,飛檐走壁,草上飛,後來人們發現孩子腳底下有毛,大人趁小孩睡覺把他腳底的毛剪掉後孩子就不會飛了,和正常人一樣。後來稱跑的快的人叫飛毛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