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重要載體。7月7日,第九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名單公布,常州市6個村莊通過省級綜合評價,被命名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分别是天甯區:鄭陸鎮豐北村蔡岐;溧陽市:上興鎮龍峰村牛頭山;上興鎮圩莊村樹頭崗; 社渚鎮金山村洑家;竹箦鎮姜下村西湯和古縣街道百家塘村百家塘)。截至目前,常州市累計已有34個村莊獲評“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一段時期以來,常州市住建局深入貫徹省、市黨代會和全市城鄉建設發展大會精神,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積極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大力實施“532”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鄉村從“一處美”邁向“全域美”,着力繪就新江南水鄉美麗畫卷。
天甯區:鄭陸鎮豐北村蔡岐
豐北村位于常州市天甯區鄭陸鎮東南部,蔡岐村有着深厚的曆史底蘊,村裡的古樹銀杏曆經119年風雨,依然根深葉茂,見證百年風華;村裡的老式水龍,源自光緒年間,見證古人理水智慧……為傳承古村文脈,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委通過改造閑置農房,重修水龍局,建設初心學堂,打造杏會初心打卡點、水美彙客廳,讓鄉村的發展既有來路,又有歸途。村兩委積極對蔡岐村進行人居環境整治,通過治水清淤、鋪排棧道,并在道路兩側種植樹木10000餘棵、花木6000餘棵、片林、綠籬、色塊、河岸植樹400餘畝,同時建設了70多畝的垂釣中心、百畝荷塘。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關鍵。蔡岐村在豐北村委帶領下,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形成了“黨支部 合作社 龍頭企業 農戶”的發展模式,打造豐北特色農業品牌,推出“蓮藕、雞頭米、菱角、清水蟹、斑鳜”豐北五寶,并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推進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帶來“流量”和“能量”。“老高的魚莊”集垂釣中心、露營基地、生态采摘、水産養殖基地、攝影基地于一體,讓遊客在豐富的感官體驗中感受水美豐北的獨特韻味;智能水産育苗項目依托技豐水産良種繁育場,與蘇州大學開展産學研合作,重點繁育長吻鮠、沙塘鳢、赤眼鳟、斑鳜等特色珍稀品種,擁有4項自主專利,實現每立方米産卵存活量4倍增長,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引進中賽水上運動基地,探索“美麗鄉村 水上運動”的發展模式,建設全省首個鄉村賽艇運動示範基地。
牛頭山村——莓林果鄉 書香龍峰
牛頭山村位于曹山省級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占地1500畝,現有農戶110戶,人口418人,是國家田園綜合體。從特色經濟莓果出發,以一産提質、二産提效、三産提升為目标,成為了常州市最大的莓果生産基地,打造了以白露山藍莓加工廠、魔法工廠、田園拖拉機及特色采摘遊線為代表的一系列産業項目,塑造了“莓林果鄉”的鄉村品牌,實現了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兩年翻兩番。深挖曆史文化内涵,打造龍峰書院、紅色小院等特色文化節點。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功将農村居住環境改善與特色田園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統籌推進。
樹頭崗村——生态樹頭崗 新時代魚米之鄉
樹頭崗村地處溧陽、高淳、溧水三地交界處,位于溧陽現代農業産業園内,現有農戶85戶,人口246人,立足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以自然教育、兒童友好、環保生态為切入點,引入農漁自然教育課程,推廣兒童友好,建設小型分散堆肥實現垃圾減量和不出村,種植綠色農産品推動綠色消費,通過農業産業與兒童教育、旅遊休閑等跨界融合,實現循環農業、自然研學和休閑漁業的聯動發展,緻力于打造江蘇首個自然教育村落、兒童友好村和江蘇首個生态村。
洑家村——青萍甜水 醉美洑家
洑家村位于蘇皖交界的溧南山區,背靠安徽郎溪下吳村。現有農戶72戶,人口217人,是全國紅旗村,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先進黨支部,1995年,一篇《山這邊,山那邊》的報道掀起了蘇皖兩省思想解放大讨論的熱潮,2020年,洑家人再次抓住“鄉村建設”和“全域旅遊”機遇,充分發揮“紅旗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通過生态環境塑造田園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吸引資源、人口要素回流鄉村,帶動産業發展,從而呈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城鄉融合、美美與共”的美好圖景。
西湯村——鵝歌西湯 幸福姜下
西湯村坐落在竹箦鎮西北,現有農戶106戶,人口360人,借助争創省級特色田園的契機,聚力耕耘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實現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培育了風鵝系列深加工、農副産品配送、蝴蝶蘭種植為代表的龍頭企業3家,各類蔬果、苗木專業種植大戶5家,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運行的文旅企業2家,實現規模經營比重達90%以上,2021年度村集體發展經營性收入達245萬元。緻力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遊、黨群服務為一體的特色田園綜合體。
百家塘村——夢裡水鄉 溪上人家
百家塘地處溧陽、宜興“兩市四鎮”交界處,是溧陽第一孝“淑孝”發源地、錫劇大師楊企雯故裡、全省首個錫劇主題村。現有農戶72戶,人口188人,堅持農旅融合,挖掘本土資源、文化内涵,帶動鄉村振興。以“孝道、商道、公道、味道、醫道”等五大主題式組團微情景,還原水埠老街巷、構建活力新市井。打造集詩意栖居的未來鄉村、近城鄰水的都市田園、時代變遷的水運商埠、百花百業的藝術農場、群賢畢至的鄉賢工坊與一體的共治共建共享都市田園。
通訊員 李佳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張宇熠
編輯: 唐穎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