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春也作春聯、門聯、福貼,粵語地區稱揮春,台語稱春仔,源于中國的宋朝,其起源可以分為三方面:宜春帖、桃符、延祥詩。是一種在新春和立春時使用的傳統裝飾物,把賀年的吉利字詞用漂亮的書法,寫在紙上而成,一般是貼在牆、門之上,在華人社會、朝鮮半島和越南,每逢過年人們都會貼春貼,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其中寫成對聯的又叫春聯,但有些地區春聯也是各種春貼的統稱,而有些地區又把條狀、不成對的春貼稱為春條。日本把新年貼的稱為正月劄,立春貼的稱為立春劄或立春大吉劄。朝鮮則有立春榜、立春書、立春貼等名稱,簡稱春榜、春貼、春帖等。傳統春貼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但現在亦有機器印制的春貼。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春聯多有橫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