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鄉願”指的是僞善者。鄉願就是指那些看上去一臉忠厚誠實,其實隻會媚俗趨時,但其實毫無道德原則的人。
孔子的鄉願是什麼意思
鄉願出自《論語·陽貨》:子曰:“鄉願,德之賊也。”孔子把鄉願視作道德敗壞的人,在孔子看來鄉願者是僞善者,雖然外表上擁有忠厚謹慎的樣子,但其實内心毫無道德原則,隻會媚俗趨時。孔子因此否定了被所有鄉鄰喜愛或是憎惡的人,認為真正的君子應該在這些人中為善人所喜,但為惡人所厭惡的人。
鄉願的字面意思是鄉裡面那些忠厚謹慎的人,表面上看來沒有貶義以及批評的意味。但是結合孔子的思想,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很看重一個人的内在修養與外在言行舉止的匹配,若一個人無法外在忠厚謹慎,可實際上不過是迎合世俗,那麼其在道德上就處于孔子所批判的人,他就處在内外一緻的君子的對立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