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古代書畫中,論法書以晉朝王羲之為最,号稱書聖。論名畫,則以唐代吳道子為尊,号稱畫聖。前天發了一篇文章說到曹衣出水,今天再跟大家聊聊吳帶當風。
曹衣出水說的是北齊時粟特人曹仲達的畫,衣紋宛若人物剛剛穿衣出浴,濕漉漉的衣服緊貼在人物身體上的那種态勢,時人稱之為曹衣出水!但曹衣出水其實并不是曹仲達的創造,而是來自異域貴霜帝國大月氏人的犍陀羅文化。而唐代吳道子畫作的吳帶當風,則應當屬于吳道子的創新了。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吳道子的傳世名作,最著名的就是本文題圖這件《地獄變相圖》。吳道子生于盛唐之時,其畫作帶有煌煌大唐的盛世氣息,無物不容,從藝術的角度上來講,具有博大精深之妙。故唐人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序》中品評了唐朝諸畫家“近代畫者,但工一物以擅其名,斯即幸矣。惟吳道子天縱其能,獨步當世,可齊蹤于陸(探微)、顧(恺之)。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意思是說,唐乃至之前的畫家,基本上都是以畫某種風格,或人物,或山水,或動物名冠天下,隻有吳道子一人乃是天才,獨步于當下,畫名可直追前朝陸顧兩位大師。吳道子的人物畫尤為出名,所謂吳帶當風,指的就是吳道子繪畫的人物衣帶飄飄,仿佛可以随風而舞。對于自己的藝術創作,吳道子說:“衆皆密于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衆皆謹于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其要點在于其他畫家都以形似而為追求目标,而吳道子講究脫去凡俗。也就是說不以形似為最高追求。雖然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這種藝術觀點和今日藝術界講究的繪畫藝術的四重境界。第一層形似,第二層神似,第三層形神皆似,第四層形神皆不似,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寫真與寫實一直都是畫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吳道子提出的這種理論,無疑具有極其超前的前瞻性。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吳道子的另一幅名作乃是《送子天王圖》。長達3米多,現存于日本的是宋代的摹本。 北宋四大家米芾說,“僞吳生見三百本,餘白首止見四軸,直筆也”。目前存在的《送子天王圖》、《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并非吳道子真迹而為宋代摹本。《送子天王圖》文物目前收藏于為日本大坂市立美術館。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明代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說:“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紙本,水墨真迹,是韓氏(存良)名畫第一,亦天下名畫第一。”又據茅錐《南陽名畫表》:“宋高宗乾卦紹興小玺,賈似道字長印,曹仲玄、李伯時、王謙等跋,是吳真迹”。可見這件名畫最遲南宋高宗時就已入内府,後來南宋晚期為奸相賈似道收藏。 北宋徽宗《宣和畫譜》著錄宮廷收藏了他的92件作品。可見此《送子天王圖》最晚應為北宋所摹,前人亦有以此畫為吳真迹一說。亦稱此畫為天下第一名畫。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吳道子的這種白描風格,又被稱為“莼菜描”,具體何意其實後人乏解。但以吳道子的這幅名作來看,其用墨一筆揮灑,線條宛如莼菜連綿不絕,一筆下去人物輪廓已躍然紙上,其形其神皆靠一筆表現,可以說對畫者藝術水平要求極高,一筆失誤則全畫皆誤,看似簡單其實蘊含大道,乃畫家之手法娴熟,藝術水平達到無慮無思,已臻于化境之表現。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換句話講吧,就是對于一個畫家而言,最難的就是最簡單的讓你一筆畫出一個正圓,中間不可停頓,不可失扁。吳道子的這幅畫,不着點彩,純粹白描,沒有數十年功力者根本無法模仿。其微妙之處,倒不純是人物形象之飄逸或神情之逼真,而是筆墨幹淨,絕無塗抹,一氣呵成三米多長的長券。這才是真正的吳帶當風之藝術魅力所在。
古董收藏,其中最重在韻。古人傑作,知其韻味方知其大略,後世仿品無論如何,總難在神韻二字,所以藝術鑒賞力極為重要,這需要收藏家們持之以恒的堅持不懈的學習和提高自身水平。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曆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鑒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曆史文化和文物鑒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鑒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