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秦腔和京劇區别,秦腔的曆史有多久

秦腔和京劇區别,秦腔的曆史有多久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12 13:47:15

  秦腔與京劇都是我國;古老的戲劇,同樣都有臉譜(秦腔臉譜與京劇臉譜。)它們也都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俗話說“一方水土樣一方人”地域上的差異也造成了文化上的差異,那麼秦腔與京劇的區别在哪裡呢?本期的秦腔戲曲帶你了解。

  同源異流的秦腔與京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川地貌不同,則風物人情迥異。大抵北人豪放而南人精細。秦腔與京劇之所以能流傳到現在,跟它們内在的文化蘊涵有着深刻的關系。秦腔更多的是一種大喜大悲,痛快淋漓的悲劇精神,一種求“過”的思想;而京劇雖是建立在昆弋秦徽漢諸劇的基礎上,卻被封為清政府的“内廷供奉”,所以它是《雅》是《頌》,是貴人們雅化後的東西。

  看上去,秦腔與京劇是兩種迥然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包括程硯秋先生在内的很多研究聲腔藝術的權威人士,卻提出了秦腔與京劇同源異流的觀點。在我看來,在現今非物質文化遺産熱的潮流中,這種對秦腔和京劇源流的追溯和對它們藝術特色的比較,是尤其有意義的。

  一、秦腔與京劇的曆史源流

  秦腔産自大西北黃土高原。八百裡秦川莽莽蒼蒼,東有黃河之九曲回腸,西嶽華山雄奇峻險。“長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漢唐競風流”,一部漫漫中華文明史,大半都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史書裡邊記載關中“民質直而尚義”,“長安險絕之士,民多剛強”“大抵誇尚氣勢,多遊俠輕薄之風,甚者好鬥輕死”“關陝之地,風氣剛勁,俗尚武節”。孕育于這樣一種環境裡的秦腔,自然是高亢激越,粗犷豪壯的,而且善演曆史劇。

  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秦腔資料是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的傳奇劇本《缽中蓮》,裡邊已經出現[西秦腔二犯]的曲子,曲詞結構為七言句式,上下對句,已經合乎後世的闆式變化規範。到了清代,秦腔見于文獻資料的情況就多了起來,如李調元《劇話》:“俗傳錢氏綴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陝西,以梆為闆,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稱為‘梆子腔’,蜀謂之‘亂彈’。”由此可見,秦腔至少在明代已經比較成熟了,到了清代便昌盛起來。

  京劇的曆史就短得多。乾隆十五年,借弘曆帝慶壽之機,江南的地方戲徽班進京。到嘉慶、道光年間,徽班已控制了北京的舞台,緻使先前紅火異常的秦腔也衰落了下來,許多秦腔演員因之失業。而徽班乃聘其入班,就形成了“徽秦合流”,從而奠定了京劇形成的基礎。

  而京劇的真正成形則要等到另一家“弟兄”的入夥才告完成,那就是漢調。它是流行于湖北漢水一帶的地方戲種,吸收了來自安徽的二簧和來自陝西的秦腔(在漢調中演變為“西皮”)而發展起來的。由于安徽、湖北地方相鄰,在入京之前即已有頻繁往來,因此近似之處頗多。

  而此前的徽秦合流,已為漢班加入徽班同台表演奠定了基礎(因為漢調的西皮實即秦腔變來,二簧則與徽戲的二簧有着密切的聯系),因而“徽漢合流”也就水到渠成。唯其如此,京劇才最終形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