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國古代名人之道家聖人老子

中國古代名人之道家聖人老子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4 08:59:54

  在這曆史的長河中,不同的時代下湧現出不一樣的名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中國古代名人之一,所謂内聖外王,被譽為萬經之王的老子,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并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内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名着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産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着。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甯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占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衆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内涵于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隻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内、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