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都聽鋼琴小提琴之類的外國樂器,其實馬頭琴的聲音也是相當美妙的,它能帶領大家進入一個純淨的世界,那裡是它的家鄉。藍天,綠草,牛羊等等,到處都是大自然的芬芳!
那麼,本期民族樂器大全了解馬頭琴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
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爐王出鋼記》詩:“牧區的人們聽說鋼花噴,蒙古包裡拉起了馬頭琴。”
馬頭琴,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似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绾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紮之”。可知,馬頭琴原來也有龍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禮樂志》有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為馬尾。”據岩畫和有些曆史資料中顯示古代蒙古人開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後蒙上牛皮,拉上兩根馬尾弦,當樂器演奏,稱之為“勺形胡琴”。當前很多專家認為這就是馬頭琴的前身。
勺形胡琴當時最長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鳴箱比較小,聲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國的西部也有人把馬頭琴叫“勺形胡琴”。當時琴頭不一定是馬頭,有人頭、骷髅、鳄魚頭、鼈甲或龍頭等,此外還有人說,這種琴的琴頭有呈猴頭或瑪特爾頭的形狀。瑪特爾形似龍,面似猴,象征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
據有關學者考證,馬頭琴一名大約得于十九世紀末到二十紀初,琴首是由龍頭或瑪特爾頭改為馬頭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琴類,如:皮胡、鍬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當時的流行樂器。元朝時期随着宮廷生活的逐漸富裕宮廷内有專門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員,馬頭琴也就慢慢地成為宮廷音樂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