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中,不僅僅是飲食文化聞名天下,客家圍屋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據說客家圍屋是用來抵抗外敵的一種建築風格,也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的美德。本期的客家文化帶你去欣賞客家圍龍屋圖片。體會客家圍龍屋的魅力。
客家圍壟屋所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圍龍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圍龍屋内的柱、梁、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并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一般來說,一座圍龍屋聚居着一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共處,尊老愛幼。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一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傳承。據考古資料,處于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為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潛意識地蘊含了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複蘇和借鑒。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适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