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國畫四君子:梅花風姿及其文化

國畫四君子:梅花風姿及其文化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16 14:27:40

  自古以來,梅花就以其特有的個性和品質深受曆代文人墨客的喜愛,借物言志是他們在贊美梅花時寄托的一種情愫。那麼,梅花的風姿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國畫四君子中去具體了解一下吧。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也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

  它象征着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它既沒有牡丹儀态萬千的雍容華貴,也沒有玫瑰浪漫溫柔的豔麗芬芳。

  梅花的美,不是一朵,而在一群,它在盛開時一團一簇,給人溫暖的感覺。深冬初春裡賞梅,會有一種熱烈的氣氛,讓人感覺不到深冬初春的冷峭。它那不畏嚴寒、經霜傲雪、冰肌玉骨、淩寒留香的獨特個性,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敬重。

  古往今來的文學寫作中,也是被歌詠得最多的品種之一。“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黃泥輾作塵,隻有香如故。”陸遊的筆下,梅是如此的寂寞,也襯托了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賞。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的妙筆,讓人聞到雪中梅花的淡淡暗香。“别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的詞,把對故國的思念,離恨随人而遠的憂思,融進了雪梅之中。

  梅花風姿:

  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

  那麼,梅花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入畫的呢?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顔色,隻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

  據說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的影子,從中得到了啟發,便創作出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而成的墨梅。此後,另一畫家楊補之在這種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了這種畫法。創造出一種雙勾法來畫梅花,使梅花純潔高雅,野趣盎然。

  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圖》他用單純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筆緻,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

  曆代畫梅代表,如王冕、劉世儒、石濤、金農、汪士慎、朱宣鹹、關山月、王洪軍等。

  但是,要畫好梅花,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畫梅人還必須有畫梅人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氣骨”,一種高尚的情操和潔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謂:“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