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戲曲大全:安徽廬劇的起源和發展

戲曲大全:安徽廬劇的起源和發展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3 06:13:50

  戲劇文化中在現如今的社會已經不像古時那般了,在古時戲劇不過都是朝廷或達官貴人用來消遣娛樂的選擇,而唱戲的人更是被看輕,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字眼“無情無義”可見當時唱戲的人生活有多艱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廬劇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

  廬劇起源,無史料可考,據老藝人相傳,在商報曾以《盲藝人考證廬劇源自霍山》為題,報道了“西路廬劇”的領軍人物之一、年近八旬的盲藝人李儒瑤,20年前憑一部明朝《塗氏宗譜》和自己的現場演唱,征服了業界專家,“廬劇的發源地在大别山區的霍山縣”從此一錘定音。該縣擁有“廬劇源頭”的豐富藝術土壤,決定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重振廬劇藝術,打造“廬劇之鄉”。

  據了解,為了重振廬劇藝術,該縣決定整理108部傳統廬劇編輯成冊,并組織創作一批适合快節奏現代生活的廬歌,供初學者學唱,同時編寫一本廬劇基礎知識教材,作為全縣中小學生的選修課程;近期利用我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100萬元,縣裡配套230萬元,扶持民間藝術社團,最終使廬劇班社普及到全縣所有鄉鎮;還将錄制一批正宗“西路廬劇”經典劇目光碟,向社會公開發行。

  發展:

  太平天國時期已有職業班社流動演出。初期的廬劇,是以皖西大别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三小戲。其演出劇目《賣蘭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帶流行的花鼓燈調;《打桑》一劇唱的則是大别山流行的“打花石調”。當時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繞籬笆子”、“繞門轉子”、“一條龍”、“剪子股”、“荷葉翻身”等,與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相似。

  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如:“端公調”唱腔和《休丁香》、《張相公打嫁妝》等劇目來自“端公戲”;《讨學錢》、《采茶》等戲來自湖北花鼓戲;“黃梅快闆”(又稱行路調)唱腔來自皖南花鼓戲。

  廬劇班社早期不滿10人,隻能在農村草台演出,劇目是《點大麥》、《遊春》、《洪武放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戲和折子戲。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進入蕪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與京劇合班,稱為亂彈班。因此,在劇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

  廬劇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其曆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曆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發現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現,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産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

  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後(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用家鄉的廬劇、俗稱“倒七戲”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22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并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勳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合肥流行的“倒七戲”代替國歌,蒙混過關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結束語】作為古老的藝術,現如今更迫切的是可以讓他良好的流傳下去,讓後世的人也能看到古人留下來的藝術結晶。廬劇作為地方性的戲劇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習慣、行為範式、言語傳承、心靈契合卻是多種因素的曆史積澱、交彙、融合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