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魚刺引發血案,這次還是已經及時取出的魚刺。
鋒利的魚刺在橫亘食道期間就穿透了食道,紮到了主動脈形成假性血管瘤。經急診送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後,在心外科、放射影像科、内鏡中心、心胸外科ICU、胸外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超聲科、輸血科等多學科團隊的奮力協作搶救,置換了血管後,方才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被卡次日取出魚刺
可早已紮破了食道、血管
7月15日,廣州48歲覃女士在家吃魚時突然感到喉嚨刺痛、吞咽疼痛,她先是嘗試了吞米飯、吃青菜等土方法,疼痛都沒有緩解,于是7月16日到家附近的醫院就醫,醫生在内鏡下将魚刺拔除。但接下來的幾天她仍然感到喉嚨痛、并開始出現背痛。她再次返回治療醫院,醫生為她開具了更為詳細影像學檢查,并叮囑她回家後吃流食,不要吃堅硬的食物。
7月31日,她開始感覺頭暈、頭痛、耳朵發熱等不适,于當日傍晚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急診。影像學的檢查顯示,這根魚骨雖然早已取出,但是它在取出前已經刺穿了食道,紮入主動脈弓,在這個人體最重要的血管上紮了洞不說,還早已引起了感染,非常危險。
覃女士入院後,醫院心髒外科、放射影像科、内鏡中心、心胸外科ICU、胸外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超聲科、輸血科等多學科的專家為她進行會診,讨論手術方案。期間,覃女士的病情再次加重,開始出現頭暈、口唇蒼白、精神萎靡、意識淡漠、肛門間斷排血便等狀況,其血壓最低甚至下降至49/25mmHg,血紅蛋白從10跌到了5說明失血嚴重。醫生們考慮這是主動脈破口連接着食管破口不斷失血所緻,并緊急對患者進行搶救,輸血後其病情才暫時穩定下來。
雖然暫時穩住了覃女士的病情,但她的大動脈破口還在不斷地向消化道内出血,血液在不停丢失,胸腔的感染在加重,命懸一線,岌岌可危。
能不能手術,這是個問題。
若不實施手術,患者的病情可能瞬間惡化;若實施手術,由于患者病竈非常高,靠近主動脈弓位置,術中大出血風險極高,甚至有可能術中死亡。
據國内文獻報告,此類型手術死亡率高,國内某單個醫療中心23例手術病人僅3例存活。近日又有媒體報道,廣州某男子誤吞魚骨後同樣是刺穿食管又刺穿了胸主動脈,送醫就診後搶救無效死亡。
高水平綜合醫院的優勢體現出來了,為了搶救患者,醫院的多個學科很快聚集在了一起,商讨對策,商讨最好的對策。
如此棘手且高難度的手術,今年已是專家團隊第二次遇見了。3個月前,中山一院10多個學科專家冒險一搏,成功搶救了一例魚骨刺傷主動脈的患者。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心髒外科吳鐘凱教授立即聯合科室的陳光獻教授、梁孟亞副教授、馮康倪醫生、醫學影像科楊有優教授、内鏡中心崔毅教授、心胸外科ICU唐白雲教授、楊嵩醫生、胸外科顧勇教授、蘇春華副教授、麻醉科陳宇副教授、熊偉醫生、李琪醫生、體外循環科榮健教授、超聲醫學科林紅副教授、手術室龔鳳球護長、輸血科、服務管理科等多學科團隊,并肩作戰。
有着極強美術功底的影像科專家,楊有優根據檢查結果手繪出了患者的病變位置,這一次,魚刺肇事的地點極度靠近高危的主動脈弓。
專家們就患者的診斷、手術方案、圍手術期治療和術後康複方案等進行了詳細的讨論,吳鐘凱教授指出,由于主動脈破口的位置很高,位于弓降部,可能無法阻斷主動脈血管,這意味着一旦出現動脈瘤破裂,患者随時會大出血,手術團隊必須做好各項應對舉措。
8月4日,中山一院十多個專科組成頂級團隊,為覃女士進行了急診手術治療。吳鐘凱教授、陳光獻教授在體外循環的保駕護航下,确保患者心、腦、脊髓,腹腔髒器等器官灌注完好,小心翼翼地進行了手術。将主動脈弓上一個2-3毫米的洞封堵住了,這樣不僅可以止血,患者還可以免于換人工血管。就在專家們剛剛小小地松了一口氣時,情況突變!覃女士的口腔中開始有血流出,很快就呈“噴湧而出”的态勢。瞬間,患者胸腔、手術室地闆滿是鮮血……
還有另一個出血口!果真,專家們在覃女士主動脈弓上又找到一個4毫米的洞口。為什麼有兩個洞口,手術前卻隻發現了一個。吳鐘凱解釋,其中一個洞口很有可能此前被膿腫的組織壓住了,所以并沒有出血。但手術過程中,随着這些感染膿腫組織的切除,壓力解除了,血就湧出來了。
不僅要手術成功,還要考慮患者術後的生活,提前預留的食道支架,為患者後續的生存質量提供了保障。
止血刻不容緩!專家們在覃女士左側頸總動脈與左鎖骨下動脈之間緊急阻斷血管,将覃女士口腔、鼻腔湧出的鮮血止住。
成功置換血管 可手術中出血接近4000毫升
兩處破洞,而且血液噴薄而出,繼續封堵顯然存在了極大困難。手術台上的專家們迅速評估後就放棄了這個方案,這個洞口不僅大,且感染嚴重,周圍的組織已經變得像豆腐渣一樣脆弱,沒有辦法縫合。于是改為更換人工血管。快速切開血管,切掉破裂、感染的血管部分,并完成胸腹主動脈切除人工血管轉流術、縱膈感染清創引流術。吳鐘凱回憶說,由于覃女士整個動脈炎症反應嚴重,當把人工血管和她的血管縫合時,手感就好像縫豆腐一樣,一點張力也不能有。小心翼翼地縫合好後,又在外圍進行了加固,這才縫結實。
此外,内鏡中心崔毅教授在術中進行了食管支架植入術,讓患者日後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
幾經波折,在十多位專家的奮力合作下,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終于落下帷幕。從早上一直做到晚上,足足用了十幾個小時。手術前後,覃女士失血3000-4000毫升,手術中輸血1000毫升,并采用了自體血回輸。術後,經過心胸外科ICU唐白雲教授團隊的不懈努力,患者順利脫離了呼吸機。目前覃女士已轉入心髒外科二區普通病房,進行術後康複治療。
但是說起這個手術,吳鐘凱教授仍感到心驚驚。這個手術之難、之驚險,到什麼程度?他說,“如果讓我重新做一次,我都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考慮。“
高難度、高死亡率的手術成功後,醫生們都是驕傲、自豪的,團隊醫生楊有優教授的朋友圈。
近日,廣東多人因誤吞魚刺引發主動脈損傷,甚至傷及性命的事件頻發。中山一院心髒外科吳鐘凱教授表示,盡管此例患者以及前一例患者得到了成功救治,但手術過程讓人膽戰心驚,兩位患者得以順利闖過生命難關,有賴于中山一院頂尖多學科MDT團隊的強強聯手和緊密協作。
吳鐘凱教授呼籲市民在吃魚時要格外小心,一旦誤吞了魚刺不要嘗試用大口吃米飯、大口吃青菜這些土方法。一般剛誤吞了魚刺,魚刺會卡在咽喉部,非常容易取出來,魚刺再往下走就卡在食管第一狹窄,這時就算魚刺穿破了食道也不會引起生命危險,但是像覃女士這種情況,因為用了這些土方法,就可能讓魚刺繼續下行,到食道第二狹窄處,這個位置剛好對着主動脈弓,魚刺一旦刺穿食道,紮入主動脈,救治難度極大,且随時有生命危險。他提醒,若誤吞魚刺後出現胸悶、胸痛的情況,必須引起重視,立即到醫院尋求專業治療,并且進行嚴密監測,避免因一根小魚刺惹出大禍。
采寫 南都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彭福祥 梁嘉韻 潘曼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