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随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變得比以前好多了,養寵物的人也在大大的增加,當然養龜的人也日益增多。養龜成本低,有時還能逗逗它,縮縮殼什麼的,挺有意思的。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講講養龜的十大誤區。
1、曝曬
龜類需要曬殼這是衆所周知的。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助于合成維生素D以及骨骼對鈣質的吸收,同時也可以殺死細菌。陽光還能提高龜類體溫,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對食物的消化。(萬物生長靠太陽,果然不假)
龜要曬殼沒錯,但曬太陽不等于曝曬。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就算是巴西之類極愛曬殼的龜也會避開下午最熱時段的陽光,而鷹嘴之類的更是隻在清晨和黃昏曬殼。龜是變溫動物,無法自行調節體溫,在夏天身為恒溫動物的人類都會中暑,更别說龜了。
許多人都是直接把龜丢太陽底下曬上一天,其實這對龜類是有害無益的。龜每天曬殼半小時左右就已足夠。如果人沒時間看管的話就給他們一個遮陰處。記得以前把烏龜放臉盆裡丢太陽下曬,後來去看的時候發現它們都躲在陰影裡,用手一摸那水燙得厲害,估計再下去就要出龜命了。
2、食物
一、過度喂食
野外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得飽飽的,所以部分龜還保留着得到食物後拼命吞吃的習性。或許看着還會很高興,多吃了會消化不良,一般喂7成飽左右就可以了。
二、食物不當
人吃飯要營養平衡,龜龜也一樣。像黃喉、烏龜之類雜食龜類讓它們老是吃肉出發點是好的,讓它們吃好點,但是不喂素的會導緻營養不良,也要同時喂菜,不吃的話就隻有餓了。
喂肉的話一定要解凍,否則會消化不良,喂凍肉的話它們拉出來的糞便都臭得厲害,而且還可以見到未消化完全的肉。
現在喂龜喂面包蟲的人挺多,其實這東西不好,吃多了上火。像緬陸之類的陸龜在買回來是都會拒食,開食的話大多用番茄和香蕉。但是不能一直這麼喂下去,老是喂單一事物的話會營養不良,香蕉的話吃多了拉稀,它們作為小菜補充一下維生素,主菜還是要由高纖維食物來擔當。不吃的話照舊餓吧,龜類耐饑渴的能力是出了名的,餓上一兩個月不是問題。緬陸龜是用香蕉開食的,開食後把香蕉塗在了卷心菜上,它照樣啃了下去。不過隻用了一次,下次怎麼樣還未知。也可以把食物切丁後混在一起。
三、時間段
冬天有時可能氣溫回升,但這時絕不能給龜喂食,因為晚上氣溫馬上會降下去,而這時龜龜由于體溫低無法消化食物,宿便都可能導緻龜斃命,更别說肚子裡留着沒消化的事物了(可能留一個冬天啊)。平日裡喂食最好在中午氣溫較高時,這時有助消化。
四、填食
對拒食的龜有的人會強制填食。對此的觀點是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填。龜類都比較膽小,到新環境後由于害怕而拒食是正常的。健康龜你餓它一個禮拜鐵定開食,如果還不肯吃的話八成是病了。此時更不應進行填食,一來延誤治療,二來會對龜龜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
填食是十分需要技巧的。由于龜大多會縮殼(不會縮的鷹嘴和鳄龜也不用你填),填食是需要用手将其頭部夾住防止縮入殼中。而龜在頭部的神經、血管是非常密集的,一個不小心就會鬧出龜命,要是不小心弄傷了鼓膜的話則會使龜失去平衡,水龜的話會由于無法翻身而淹死在水裡。有時候把食物填進去後龜會把它用舌頭頂出來,這時候人就會使勁塞,小心别把龜給噎死。
陸龜拒食膽小是次要原因,先看看它是否有嗅覺、視覺方面的問題(購買時盡量挑活潑的,眼睛有神,鼻孔周圍無黏液),或是肚子裡有無宿便或蟲等。一般來将健康龜是很容易開食的。
3、換水過勤
這條是針對水龜的。髒水會引發各種疾病,但是過勤的換水照樣會引起腐皮之類疾病。自來水中含有各種化學物質會對龜造成刺激,成龜可能沒什麼事,但對稚龜而言這是會出龜命的,有些人家的巴西稚龜暴斃就是這個原因。水2~3天換一次,有過濾器的話則一星期換一次也可以。水的話自來水在太陽下曬一天,有助于除去其中的氯和細菌。
大鳄的話更不要天天換水,那會使它精神緊張,運氣好一點的話就是拒食,運氣差一點的話你下次換完水就發現自己隻剩9根手指了。
4、環境
每種龜都有自己生活的環境,人工飼養下最好的環境就是最野生的環境。玻璃缸并不是一個好選擇,雖然便于觀察,但在龜龜的腦子裡是沒有玻璃這個概念的,養玻璃缸裡的龜鼻子發白就是在缸上蹭的。不過玻璃化學性質穩定,不會嫌塑料一樣泡久了“化”掉,可能的話用紙把它貼起來,别讓它透明就可以了、龜最好給它設一個藏身處,黑咕隆咚的最好,否則它們也不會老往黑的地方鑽了,因為它們認為那些地方安全。
養一種龜之前最好先知道它是什麼龜,陸龜、水龜還是半栖龜。陸龜的話不要泡水,否則可能爛甲,天涼也可能被凍死,每天泡20~30分鐘澡。水龜的話要進水(廢話,你把豬鼻放地上試試),半栖的話則水與陸地要兼備,不過一般來講飼養水龜的話也會準備一塊陸地的。最好的就是在缸裡布置石洞、深水區、淺水區和陸地,再在陸地上種上草供龜遮陰,不過這是很難辦到的。
養龜的話空間盡量要大,否則就成了囚籠了。養陸龜的最高境界就是放養。說這是最高境界的原因有二:一是龜無法像貓狗一樣定點排便,你得更着打掃,需要飼主有極大的忍耐力;二是龜喜歡往黑的地方鑽,而且一進去就不肯出來,你想讓它“散步”和“回家”的話需要和龜混得很熟才行。
5、放生
聽着名字不錯,防歸大自然,但實際上這是極其危險的行為。如果該龜适應能力弱的話“放生”和“放死”沒多大區别,隻不過你沒親眼見着它死而已;如果該龜适應能力強,就如巴西之類就會因缺少天敵而大量繁殖,進而對本地龜類造成威脅。
巴西是個很好的例子,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巴西龜”學名密西西比紅耳龜,原産于密西西比流域。由于該龜适應力強悍,繁殖迅速,性情又十分兇猛(野生巴西有捕食同類的記錄),本來就具備“生物入侵”的條件。加之長得還過得去,一度被作為寵物龜售往世界各地。現在全世界均泛濫成災。巴西體類擁有抗凍因子,連極寒的北歐都有它們的蹤影。國内由于佛教的“放生”,巴西的泛濫比起其他地方來也好不到哪兒去。僅用了2~3年巴西就擊敗了斑龜,成為了台灣最大的龜種,可見其危害。
适應力弱的例子就有緬陸等熱帶龜,本身無冬眠習性,在溫帶你怎麼讓它們越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