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山東梆子名家:窦朝榮唱腔及其簡曆

山東梆子名家:窦朝榮唱腔及其簡曆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2 04:41:44

  說到戲劇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五大戲劇核心是以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中心,但是還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戲劇所不被人所知,那麼今天小編就是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地方特色戲劇山東梆子文化中名家窦朝榮的簡曆,希望大家喜歡。

  幼年喪父,以乞讨為生。10歲入巨野縣大姚班坐科學戲。12歲始練功試唱山東梆子,初學小生,20歲以唱紅臉(老生)成名。1932年窦朝榮進金鄉袁班。在袁班十餘年,曆時10餘年,逐漸形成窦派藝術,名揚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等省。

  被尊為名副其實的台柱子,名震魯西南。每次演出,均挂他的名。隻要有他演出,場場滿座,觀衆無不拍手叫好無他上場,概不叫座。在袁班期間,擅演《兩狼山》、《洪昌府》、《大轅門》等戲,其演出藝術之高超,唱腔之優美,令人贊不絕口。

  1948年前後,轉入魚台梆子劇團,曆時年餘。解放後進入濟甯勝利劇團,經民主選舉擔任了團長。1954年他以《兩狼山》一劇參加了華東區戲曲會演,榮獲演員一等獎,為山東梆子赢得了第一塊金牌。《兩狼山》是山東梆子優秀傳統保留劇目,是窦朝榮的拿手好戲,也是窦派藝術的代表作。

  在華東區觀摩會演時,《兩狼山》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台上台下齊聲贊歎,内行外行同聲叫好。他的《兩狼山》尤其響在魯西南、蘇北、豫東一帶,給廣大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仰慕窦派的戲迷不計其數,特别是魯西南,為能看到他演出的《兩狼山》,不借披星戴月,步行幾十裡,乃至上百裡一飽眼福。

  他在華東觀摩會演時灌制的《兩狠山》唱片,不僅記載了他的藝術風采,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财富。1956年加入黨,同年任濟甯市山東梆子劇團團長。他積極倡導挖掘改編山東梆子劇種的優秀傳統戲,鼓勵大膽改編和創作劇本。他堅決反對演禁戲和壞戲。

  1956年,濟甯市山東梆子劇團以《七錯》《拴娃娃》《太白醉酒》《穆桂英挂帥》等劇目參加了山東省第二屆戲曲會演,榮獲劇本改編、演出、音樂、演員、藝術傳授等13個獎狀和銀牌。1958年,窦朝榮由濟甯勝利劇團團長調任山東省梆子劇團團長,并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山東分會副會長。1956年加入黨。1960年,正當醞釀把他演出的《兩狼山》搬上銀幕時,窦老卻不幸逝世,其舞台藝術形象未能傳世。

  窦朝榮的唱腔使用大本嗓發聲,嗓音渾厚洪亮,音域寬廣,演唱時高低音轉換自如,不露痕迹。他吐字的爆發力強,注重字音的飽滿和圓潤,因此演唱時能使做到字字入耳,清晰動聽。他演唱時行腔雖然略顯平直,但感情極為充沛,将以聲傳情的藝術真谛發揮得淋漓盡緻。窦老的唱腔剛柔相濟,形成了沉郁中見悲涼的藝術風格,因此他最擅長演繹的就是慷慨悲壯的人物形象。

  擅演《兩狼山》、《太白醉酒》、《八寶珠》、《摔琴》等劇。扮演《兩狼山》中的楊繼業,當父子三人被困蘇武廟時,以大段唱腔細緻地刻畫老令公對國家、對愛子的真摯感情扮演《太白醉酒》中的李太白,以傲岸的笑聲表現李太白借酒縱情,蔑視權貴的神态和氣度。窦老的唱腔大腔大韻,質樸無華,但極富感染力,可稱“黃鐘大呂,珠圓玉潤”,是山東梆子曆史上一座豐碑。

  【結束語】窦朝榮,幼年喪父,以讨飯為生。在流浪途中,被巨野大姚班收留。10歲至12歲侍候老師、12歲至13歲練功試唱、13歲至16歲唱小生、17歲以後改唱紅臉。在學戲期間,倍受淩辱,曆盡磨難。盡管生活坎坷,道路曲折,他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刻苦學藝,努力鑽研,至20歲以唱紅臉成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