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前世今生皆起于緣,緣起緣滅是什麼意思

前世今生皆起于緣,緣起緣滅是什麼意思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1:18:43

  我們總是會被突如其來的緣分砸傷,把這些當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題。有些緣分隻是南柯一夢,瞬間的消逝便成了萍蹤過往。有些緣分卻落地生根,紮進了你的生命中,從此糾纏不清。

  那麼,本期佛學入門了解緣起緣滅是什麼意思。

  還想了解》》什麼是佛教文化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于烏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因果定律,稱之為「緣起」。

  要明白佛教的義理,就必須從緣起論開始。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來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所謂「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因為現觀緣起而成佛。「緣起」并非佛陀所「創造」,佛陀隻是「發現」了「緣起」這個自然的法則,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對衆生宣說、開示。

  《中阿含經》雲「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是對緣起的定義。緣起,就是說一切諸法都是由于因緣而生起的。簡單地說,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都是互相存在的關系和條件。如果沒有這個關系和條件,任何事物和現象都無法生起。

  緣起論包括因和緣兩個部分。因即因素,緣即條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一切法的生滅既由因緣,那麼一切法存在或壞滅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據。

  凡果必有因,怎樣的因便産生怎樣的果,因果必相應。世間一切有為法皆無獨立性、恒常性,必須靠「因」、「緣」和合才有「果」。「緣起」法所闡述的,就是因、緣、果的關系,因、緣、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沒有絕對的獨立性。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佛陀一代時教所說的空有、無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聖谛、十二因緣等教法,都是為了诠顯緣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說,《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這說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貫性。

  佛教的各種理論和派别,均以緣起論作為理論基礎來闡釋自己的宗教觀和宗教實踐。主要有「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學說。盡管各宗各派的經典根據、論述說法不同,對于「緣起說」所闡述的,無非是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系,以及人生苦樂的來源。

  緣起是佛教異于其它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釋宇宙萬法起滅,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至高無上的真理。《稻稈經》說:「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諸法的實相,也就是「緣起性空」,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即知緣起而有的一切法虛幻不實。

  即能從緣起法中見到諸法的空性,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也就是禅宗所謂的「見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須谛觀緣起。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隻有明白緣起的道理,才能達到菩提覺悟,以至佛的境界。

  緣起論顯示世間上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因緣所生起,因此要過快樂的人生,便須培植好因好緣。如果沒有植下善因善緣,一旦遭逢不好的果報,也要懂得改善因緣,而不是一味在果報上計較。所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關系,使我們懂得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随順因緣。

  此外,緣起論啟示世間萬法是「無常」的,好的可能變壞,壞的也可能轉好,因此,即使一時遭遇困難、挫折,隻要能堅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終将成為過去,所以「無常」為人生帶來無窮希望。

  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遠離貪欲、憎恨、愚癡三毒煩惱。煩惱是系縛衆生,使衆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

  因此,認識緣起,知道人生禍福、好壞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能幫助我們把握人生的方向,認識人生的意義,而能活得踏實,活得自在,進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養随緣的習慣,擁有希望的未來,了悟真實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