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楊貴妃,大家都會想到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寫的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的絕代風華,曆史上關于貴妃如何香消玉殒的有多種說法,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詳細解析楊玉環是怎麼死的。
死于馬嵬坡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玉環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着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驿(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随駕禁軍軍士,一緻要求處楊國忠跟楊貴妃,随即嘩變,亂刀殺了楊國忠。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绫一條,缢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死于佛堂
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于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将領林芳兵、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别,“遂缢死于佛室”。
《資治通鑒·唐紀》記載:唐玄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缢死的。《唐國史補》記載:高力士把楊貴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樹下。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但不忍見其死,便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于尺組之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别時,她“乞容禮佛”。高力士遂缢死貴妃于佛堂前的梨樹之下。
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樂史謂妃缢死于梨樹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果爾,則殊可笑矣。”樂史的說法來自《唐國史補》,而李肇的說法恐怕是受《長恨歌》的影響。楊貴妃自缢死于佛堂中。陳玄禮及禁衛軍的将官看着這個過程,确認楊貴妃已死後,再出來跟禁衛軍士兵解釋,過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歸隊。
死于亂軍
楊貴妃也可能死于亂軍之中。此說主要見于一些唐詩中的描述。杜周潔版貴妃臨死前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祿山占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缢死于馬嵬驿,因為缢死是不會見血的。
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豔”;溫庭筠《馬嵬驿》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也都認為楊貴妃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吞金而死
楊貴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系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僅見于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裡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晖。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顔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
陳寅恪先生曾對這種說法頗感稀奇,并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作了考證。陳氏懷疑劉詩“貴人飲金屑”之語,是得自“裡兒中”,故而才與衆說有異。然而,陳氏并不排除楊貴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所以“裡兒中”才傳得此說。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将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于别殿,朝夕視之。”(《舊唐書·卷五十一楊貴妃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