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禁火習俗的起源是從寒食節來的。相傳春秋戰國時代,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每年這天禁忌煙火,隻吃寒食,因此寒食節的習俗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來曆: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