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是中醫學特有的文化,經過了數千年的研究和沉澱,穴位養生離我們似乎有點遠,但是有幾個穴位平常我們自己可以按揉來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人體十大養生穴位之委中穴。
委中穴:解腰背酸痛穴
委中穴是人體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委中穴在腘窩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腸肌内、外頭之間;布有腘動、靜脈;有股後皮神經、胫神經分布。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該穴的治病療法有:按摩療法治療骨折傷痕等後遺症、增強性活力的指壓法等。
委中穴位置:
定位: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穴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别名:腘中,郄中,血郄。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濕熱水氣,亦即是血的氣态物。
運行規律:大部分散熱冷降後歸于此部,小部分吸熱後上行委陽穴。
穴義: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
解剖:在腘窩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腸肌内、外頭之間;布有腘動、靜脈;有股後皮神經、胫神經分布。
操作:直刺l~1.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腘靜脈出血。針刺不宜過快、過強、過深,以免損傷血管和神經。一般情況下不應當直接選擇直刺,雖然委中穴一般較深,但是應當先探查(觸摸其搏動),然後可以選擇稍稍外移一點後直刺。
位置:應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于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裡側中央。
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後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濁。此外,肩周炎患者還可試試把右手指從後背盡量對左手指尖,再反過來。通過這樣交叉,類似搓澡的動作,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委中穴的委中刺血純屬瀉法,臨床應用治分虛實寒熱,實熱證宜取。虛寒證當忌。操作必須熟練輕巧恰到好處。體位多取俯卧位,對于急性腰扭傷或下肢療毒瘀血疼痛較劇者,或采用站立位。
委中刺血法放血量應視病情而定,一般約l-5毫升,色濃紫者以轉紅為度。若出血太多或本為血虛之體,可導緻氣随血脫。另外,誤傷腘動脈或腘靜脈引起血腫,易緻感染,實為針家之戒,臨床上不可貌然,對于體質素虛、精血不足、病久體衰、孕婦、貧血、一切虛脫之症和習慣性流産、失血、易于出血的病人禁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