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體系詳解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體系詳解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9 04:30:15

  印度佛學,産生并流傳于古印度,以佛教教義為核心的宗教哲學。印度佛教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個過程。那麼,對此,印度的佛學體系是怎麼樣的呢?一起到佛學入門中了解看看吧。

  印度佛學體系之發展,按印順法師曆史法則之進展而分,可分為五期:

  (一)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期:

  從佛陀立教至佛陀入滅之期間,此系佛陀住世說法時期,此期教法之重點,以宣示個人解脫為主。

  (1)緣起觀,此乃佛教之根本立場,亦為佛陀正覺之内容。即以十二因緣為具體形式,來超脫決斷一切苦惱。

  (2)八正道,此乃遠離快樂與苦行兩邊之中道思想。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3)四聖谛,此乃有關社會人生之四項真理。即:苦谛(說明社會人生生活之真相是充滿苦惱不安)、集谛(說明引起苦之理由與煩惱根源和渴愛之真相)、滅谛(說明滅卻煩惱去除苦惱不安,方能達于絕對安穩涅盤境地之真相)、道谛(說明有關到達涅盤之方法)。

  (二)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期:

  從上座、大衆兩大根本部派之分裂開始,至初期大乘佛教之興起,亦即佛陀入滅後至四百年(約當西元前四世紀至前一世紀),此期相當于部派佛教時期。自兩大部派之根本思想與根本精神觀之,此期呈現實行主義(保守派)和理想主義(理想派)對立之狀态。佛陀入滅百年頃,其所說之法已集成雜(相應)、中、長、增一(增支)等四阿含經(于南傳,另加雜部而為五部)。

  約于西元前一百年,根本二部已分裂成二十部派,亦即小乘二十部。各部派為強調、證明自派之權威、正統,乃由各種立場重新編纂聖典,由是而逐漸成立經藏與律藏。由于各部派所傳承、整編的經典内容之出入,緻使彼此間生起争執,部分有心學僧乃緻力于教法之說明注釋,整理分類,而出現許多論書(梵abhidharma,巴abhidhamma,音譯阿毗達磨)。

  于二十部派中,上座部系統以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犢子部等較為重要。其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法為實有(梵dravyatah!sat),都在“自相上存在”(梵svalaks!an!ata),諸法可不依存任何事物而獨立存在,衆生依有執受之蘊、處、界和合相續,施設有情,以之建立業果前後之移轉,此稱“法體恒有”或“三世實有”,認為自然界系由原子(極微)所構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