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人台文化中,其傳統劇目多以描寫勞動生産、揭露舊社會黑暗、歌唱婚姻愛情等為主要内容,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今天,要介紹的是關于二人台的劇目及其内容簡介,下面就讓我們一覽二人台傳統劇目吧。
二人台的傳統劇目約有120個,多以描寫勞動生産、揭露舊社會黑暗、歌唱婚姻愛情等為主要内容,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話故事和曆史故事。可分為“硬碼戲”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帶鞭戲”是載歌載舞、歌舞并生,如《挂紅燈》、《打金錢》等。其内容多是表現農家生活和愛情生活。
二人台傳統劇目及其内容介紹:
《走西口》:反映農民背井離鄉出口北謀生的悲慘生活。
《打櫻桃》:反映一對農民青年男女淳樸的愛情生活。
《探病》:也叫《劉幹媽探病》通過劉幹媽探望女兒劉翠榮“病”的故事,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
《打金錢》:反映舊社會藝人的苦難生活。
《打秋千》:反映姐妹二人清明節打秋千的快樂情景。
《捏軟糕》:通過一對青年男女做生日糕的過程,抒發他們的相愛之情。
《五哥放羊》:反映舊社會貧苦農民的愛情生活。
《挂紅燈》:反映正月十五觀燈場景及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
《牧牛》:反映男女牧童熱愛大自然之情。
《挑菜》:反映嫂子幫助小姑成全姻緣的故事。
《對花》:通過十月開花對唱,反映農民生活情趣。
《珍珠倒卷簾》:歌頌曆史人物。
《賣碗》:揭露封建地主調戲民女的醜惡嘴臉。
《賣菜》:反映男女愛情生活。
《撐船》:反映船夫與民女的愛情生活。
《打連城》:一對青年男女的元宵節觀燈的歡樂場面。
《尼姑思凡》:年輕尼姑追求愛情生活,逃離寺廟的故事。
《小寡婦上墳》:反映少婦寡居後受到的迫害、欺淩。
《水刮西包頭》:反映包頭受到水災後群衆受難情景。
《借冠子》:反映聰明農婦如何揭露地主的醜惡嘴臉。
《方四姐》:二人台唯一分場大型劇,反映方四姐的苦難生活。
《鬧元宵》:由《打連城》擴編而成。
《下山》:關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害娃娃》:反映新婚夫婦生育頭胎的歡樂心情與民間習俗。
《紅雲》:關于神話“八仙”的故事。
《慶壽》:内容與《紅雲》類似。
《送情郎》:妻子送别情郎的離愁别恨。
《扇子記》:反映一書生和少女的戀情。
《放風筝》:男女少年放風筝的歡樂情景。
《種洋煙》:反映清代種大煙毒害人民的情景。
《住娘家》:反映舊社會婆婆刁難兒媳不許住娘家的現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