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清楚一片草叢中有沒有兔子,先扔塊石頭進去就是最好的策略。有時候,先射擊、後瞄準也是一種選擇。
談戰略,從思維及行動的角度看,始終涉及長期與短期、整體與局部、穩定與變化等關系的處理,涉及如何迎接機會、規避陷阱的思考,這其中定然存在許多分叉點,在這些點上,到底何去何從,需要進行判斷選擇,做出權衡取舍,也就是戰略決策。
講戰略,總讓人有宏大叙事的感覺,隻是一論及落地操作,馬上就會面臨戰略與戰術怎麼劃分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根本不可劃分。從實踐行動看,事前可能戰略與戰術分不清,事中或許行動本身就意味着戰略,事後更易成敗論英雄。也許,戰略就是抓關鍵——迎機會、避陷阱。
戰略戰術不可分關于戰略、戰術,可以先看一個故事。
孤島上,一隻獅子與一隻猴子對抗。猴子被追堵到一棵樹上,不敢貿然下來,獅子守在樹下,不願無獲離開。雙方僵持,均面臨餓死的可能。猴子靈機一動,對獅子說,“與其如此死守,你還不如到對岸去,那裡會有更多獵物,你不會受餓,我也可得解脫。”
獅子猛一聽,覺得猴子建議不錯,但轉念一細想,發現有問題,自己不會遊泳,怎麼到對岸去呀?于是說,“你這想法很是不錯,可惜我不會遊泳,去不了。”猴子回答說,“‘到對岸去’是戰略,‘怎麼過去’是戰術,我已經給出戰略,戰術需要你自己去解決。”
就當下行動而言,沒有或者一時找不到戰術支撐的戰略,也就是無法操作的戰略,可否看作是一種有效的戰略?甚至能否稱為戰略呢?戰略、戰術到底怎麼分?真的分得開嗎?關乎生死存亡的定然是戰略,就如饑者求食、渴者盼水,但若饑渴難耐,程度相當,戰略到底先做啥呢?
塔勒布在其《反脆弱》一書中,提到了中世紀哲學家讓·布裡丹引入的一個假想試驗,其大緻的意思是:一頭又饑又渴的驢子,在其左邊不遠處有水源,在其右邊等距離處有草料,驢子隻是因為一直糾結于到底是先喝水還是先吃草,終因饑渴而亡。
有時行動即戰略
對于“布裡丹之驢”來說,行動即戰略,隻要向左或向右任何一邊略邁出一小步,即可從因絕對理性而緻的“決策癱瘓”中解困。有時,行動遠勝于思考,不問理由!不管行動的初始動因是什麼,即便是台風來了豬會飛,還是被人亂踹一腳而失穩,邁開腳步,就會有所不同。
現實中,對于糾結于權衡取舍之中,舉棋不定的絕對理性決策者來說,少管優劣,隻需決斷,采取行動,做點什麼,即為戰略。有時,為從類似決策兩難困境中解脫出來,甚至可人為引入随機性,諸如請顧問,找專家,甚至求大師,抛硬币等,都可走出“等死模式”。
至于具體該如何行動,情況看得清楚,可先瞄準再射擊,看不清楚,或許可先射擊再瞄準,也就是邊試探,邊摸情況,邊調整。這意味着,基于對未來情況的不同判斷,戰略行動需采取相應不同的做法,有時可先規劃後行動,有時需先行動再規劃,也即小步前進,幹中學!
企業或個人,需要活在當下,似乎吃飯、喝水、規劃、行動、試探,都有可能屬于戰略,那麼哪些可歸入戰術呢?基于實踐考量,也許戰略與戰術并非如理論所述,非此即彼,邊界清晰,而隻是連續譜系,程度差異。既如此,最終又怎麼判定戰略本身之優劣好壞呢?
成敗得失論戰略
在戰略咨詢領域,麥肯錫與波士頓是世界上兩家較為著名的公司。網上有調侃性質的貼子說波士頓想找麥肯錫幫助,希望能将自己做成業内第一,面對這種情況,位居第一的麥肯錫到底是接招還是不接招?
在這裡,接,做成或做不成,均兩難;不接,直接顯示沒底氣,似乎更不行。對于這一貼子,我加了個評論:大膽地接,若做成了,可告誡波士頓,今後要不斷找自己做咨詢,否則馬上就會重新變老二;若做敗了,也可告誡波士頓,你的能力不行,還是安心當老二。
類似以上這種“成了是我戰略做得好,敗了是你執行不得力”的腔調,在各個單位領導的年終總結或年初回顧性講話中經常見到。人們通常都會不自覺地做兩件事,一是做出正确的決策,二是證明決策的正确,這就是“成為戰略,敗為執行”說法的深層心理根源。
取得成就,總覺得自己領導有方;遭遇失敗,多指責下屬努力不夠。類似這種在人們無意識中廣泛存在的歸因偏見,強化了以結果成敗論英雄的觀念,看似不合理,卻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經營成敗涉多因單果,甚至互為因果,常常很難找出或理清有關成敗的确定性邏輯。
戰略結果衡量難
現實中,除了極少數特别情境,絕大多數情況下,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以及錯綜複雜的因果關系,覺知、動機、行為,理性、情感、本能,看不清,辨不明,使得人們很難僅僅憑借努力過程來評估各人的工作優劣,而隻能根據結果來衡量各人的貢獻大小。
德魯克認為,管理既不是科學,也不是藝術,而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結果。
對于戰略來說,也是如此,因為事先争不清,隻好事後看結果。問題在于,成果本身的界定也極富争議,将群體績效分解到人則更為困難。
▌例如,什麼是成果?可能涉及當前與未來、局部與整體、穩定與創新等層面,如何識别?怎樣劃分?盡管敗兵之将不言勇,但若隻以成敗論英雄,卻有事後諸葛亮之嫌,難免當人們聽着一些當下成功的企業家談文化、談精神、談為人時,心裡感覺總有點怪怪的。畢竟細想一下,許多先前成功而最終因各種因素失敗的企業家,在自咽苦果甚至獲牢獄之災前,在其風光之時也曾經談文化、談精神、談為人,甚至各人所談幾無差别,同屬搏眼球的“高大上”之列。對鼓勵創業、創新、企業家成長來說,成王敗寇氛圍極為有害。
戰略就是抓關鍵
當一種行業充滿着競争時,許多情況下,最終勝出或許隻是群體演化的巧合結果。據說張瑞敏認為,在海爾沒有“成功”這個詞,所有的成功都是碰巧了。這似乎表明,戰略不一定是事先設計、有意而為的結果,也可能隻是歪打正着、事後總結的産物。
對于企業或個人來說,作為生命有機體,原無終極結果,隻有“活着”過程。活着即一切,不僅活得了,更要活得好,甚至還想活得久。那麼,可據什麼評估“活着”過程呢?特别地,在關注當下活得了的同時,如何兼顧活得好與活得久的考量呢?這些似乎都頗費思量。
從生命過程看,戰略就是系列行動集合,在其中的不同階段,面臨不同的挑戰與抉擇。這意味着,戰略的本質在于,對症下藥,防患未然,也就是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找到關鍵,因地制宜,采取對策。也正因為如此,戰略需與時俱進,有永恒問題,無終極答案。
戰略就是抓關鍵,必須認清形勢,确定決策前提。從精心設計到機緣巧合,從戰略創意到戰術行動,這中間存在着無數的戰略可能,不同的情境需要有不同的做法。基于演化視角,系統越複雜,環境越多變,戰略就越需開放,借學習探索,成為生态繁榮的适應者。
綜上所述,基于實踐考量,戰略與戰術不可分,過程與結果無斷論。正如餓得難受需吃飯,渴得要命需喝水,在這裡,吃飯、喝水到底是戰略還是戰術?似乎都是,又都不是?關乎活命是戰略,一時之需似戰術,按饑渴程度不同,兩者之間連續可變,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彼此組合,存在無窮可能。
面對錯綜複雜環境,多種連續變化,存在無窮組合,要想成為生存适者,企業戰略重點就在于,開放心态,積極探索,紮根市場,專注創新,淡定取舍,與時俱進,也就是以“對症下藥,防患未然”為核心,做好兩件事:抓關鍵,自我超越求突破——迎機會;守底線,德性修煉防失控——避陷阱。
精彩推薦,不容錯過:如何系統思考戰略創新?(深度好文)
每個職場人都該具備的戰略思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