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乘佛教的五時八教是什麼意思?

大乘佛教的五時八教是什麼意思?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10:33:15

  “煙火缭繞的夢境,隻是因為愛情,因為刻骨銘心的愛戀;四大皆空不過過眼雲煙,就算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也隻換回今生一次擦肩。”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大乘佛教了解了解大乘佛教的五時八教是什麼意思?

  五時八教

  乃天台宗智顗大師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聖教說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

  五時八教

  分别述之。五時:

  第一、華嚴時,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首談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森羅于海印,現刹土于毫端;小乘學者,如聾如啞,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時,謂佛說華嚴經後十二年,于鹿野等為接引二乘人,說四阿含等經。

  第三、方等時,謂佛既說小乘,更演維摩、楞伽等大乘經,令二乘行者,恥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時,謂小乘雖回心向大乘,然其執情未泯,故佛更廣談般若空慧而澄淨之。

  第五、法華涅盤時,謂佛見鈍根衆生,機漸純熟,故說法華經、涅盤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稱性而談,令一切衆生,鹹得成佛。這是佛陀五時說教的次第與當機的差别。八教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之為八教。

  八教

  一、化儀四教:指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乃就佛教化之形式與方法分類而成。

  1、頓教:指對大機直施佛自證之法,不用誘引方便,如《華嚴經》的說教即是。(直顯真實之教)

  2、漸教:謂由淺及深,次第誘引,阿含、方等、般若三時期即是。(由淺入深之教)

  3、秘密教:謂佛以神力對受化的彼人此人,隐秘地令得各别之法,彼人此人共聞佛之一音,而不知彼此所得之法。(因人而宜之教)

  4、不定教:謂受化的衆生雖同坐一席,然随各人根機之不同,所體悟之教法亦不一定。前二種化儀是豎的化儀,後二種是橫的化儀。(一音異解之教)

  二、化法四教:指藏教、通教、别教、圓教,乃就佛化益的内容分類而成。故化儀譬如藥方,化法譬如藥味。

  5、藏教:說但空之理,令證二乘小果的教說。(聲聞、緣覺之教)

  6、通教:說通同三乘之因果,其理雖是但空,但含中理(即不但空),令鈍根與藏教同證其果,利根則轉入别圓二教。(聲聞、緣覺、菩薩共通之教)

  7、别教:說但中之理,令修次第三觀,證十二品斷之佛果。(不共二乘,獨為菩薩所說之教)

  8、圓教:說不但中之理,令修圓融三觀,證四十二品斷之佛果。(佛陀内證的實相之教——不論迷悟,生佛一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