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鲸落 具有長期觀測價值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鲸落 具有長期觀測價值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7 12:41:04

  在生活中,我們對于未知的東西總是有一種想要探索的欲望,和求知想法,據了解,日前我國的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了鲸落,并且具有長期觀測價值,那麼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鲸落

  4月2日下午,中科院“探索一号”船搭載“深海勇士”号載人潛水器,在22天裡,連續執行了22個深潛潛次,完成了航次科考任務,順利抵達三亞。

  2日下午3點,“探索一号”搭載着60名科考隊員順利返航。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完成了南方海洋實驗室支持的“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統的關鍵過程及驅動機制”項目。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鲸落,鲸落是指鲸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态系統。

  目前國際上發現的現代自然鲸落不足50個,這些鲸落根據其降解狀态及群落結構,可分為三個時期,移動清道夫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化能自養階段。南海這個鲸落,尾部仍然可以觀察到有鼬鳚魚在撕扯肌肉,表明它尚處在第一個階段,可能是一隻死亡不久的鲸,具有長期觀測的價值。

  此次發現,對于我們認識海洋生态系統如何維持深海生命的機制,和我國深海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意義重大。

  據了解,深海生物通常是處于食物貧瘠的狀況,一頭鲸死亡後,會快速沉入海底,将營養物質帶到深海,成為深海生命的綠洲,孕育着豐富多樣的生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