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鴻雁》很受聽衆喜歡,這是一首蒙古歌曲,曲調婉轉優美,又有一點點憂傷,帶着對家鄉的思念,引起大家的共鳴。其歌詞如下:
鴻雁 天空上 隊隊排成行
江水長 秋草黃 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 向南方 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
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 北歸還 帶上我的思念
歌聲遠 琴聲顫 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 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幹 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酒喝幹 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無獨有偶,我國兩千多年前的詩歌總集《詩經》裡,也有一篇關于鴻雁的歌曲,其内容如下: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鴻雁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用現代話翻譯出來,大意如下:
鴻雁在空中翩翩飛舞,一雙翅膀呼啦啦響,離家遠走的打工者,不得不為了生計在野外奔波,嘗盡人間冷暖。可憐我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甚至還有鳏寡孤獨者,内心的悲傷何人能與言說?
鴻雁在空中翩翩起舞,偶爾聚集在沼澤中央。打工仔服徭役為國築牆,先後修築其數百道城牆,雖然辛苦勞作,但卻不知自己究竟能在何處安身立命。
鴻雁在空中翩翩起舞,發出一陣陣的哀鳴聲,聽的人黯然神傷。唯有那些明白人,知道我歌唱鴻雁是為了表達勞作之辛苦,而那些糊塗蟲們,卻在一旁嘲諷我在發牢騷。
鴻雁是一種候鳥,秋日氣溫轉涼之後向南飛去,待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再向北飛,南來北往,待時而動,與居無定所的打工人生活場景頗為相似,所以引起人們的感歎。
我們先秦的先民有感于此,制作出了一曲優美的《鴻雁》,讓我們傳唱至今,心有戚戚焉。今日蒙古族歌曲《鴻雁》與先秦之 《鴻雁》一脈相承,都是通過鴻雁傳達出心中的相思,對家鄉的眷戀。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就是文化的傳承,鴻雁一年年在天空中南來北往,而一曲《鴻雁》,則響徹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的天空下,此鴻雁非彼鴻雁,但鴻雁之魂應代代傳,不斷向前飛,飛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理想彼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