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母性”是女人的天性,但感情其實是慢慢培養起來的,母親對待孩子也是如此。
執筆/輯香
定稿/楠楠
要問寶媽們産後最讓人糾結的事情是什麼,大家十之八九會說,是自己恢複和照顧寶寶之間的平衡。
其實,這是大多寶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剖腹産媽媽,自己的傷口還沒愈合,這邊孩子卻總有喂不完的奶,真是讓人心力交瘁。
若是家人在此時能夠給予幫助或悉心呵護,媽媽們還能輕松一些,如若沒有,那真是難上加難。而這也是許多親自帶娃的媽媽們拒絕生二胎的理由之一,更有甚者,甚至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心生厭惡之情。
在知乎上有一則熱帖引來無數圍觀和跟帖。一位剖宮産媽媽在産後的第10天的時候發帖表示,我發現自己可能并不愛剛出生的女兒。
理由是生産出院後,全家上下都關心關注着孩子,沉浸在孩子出生的喜悅中,卻無人關注她因剖宮産切開的傷口,自己就像個沒有感情的喂奶“機器”,沒日沒夜的照顧寶寶,但無人與她分擔痛苦,也沒有安慰。
本來是一位母親的抱怨,沒想到引來近千條的跟帖,其中更是不乏同為母親的女性的理解和感同深受的述說,而這個帖子中也揭露了不少新手寶媽内心的變化。
許多寶媽出現這種心裡并非偶然,特别是月子裡,自己身體還在調養恢複,又要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家人們也不如孕期時那般重視自己,多少會分心給新出生的寶寶。
① 心态還沒有轉變過來
小寶寶尚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不會說話不會哭鬧也不會搗蛋,寶媽對孩子還沒多大感覺,但随着他們呱呱墜地,家長一時間心态沒轉變過來,突然從夫妻倆變成三口之家,難免有些無措與抵觸。
而且生産前,你是家中唯一需要照顧的人,全家上下圍繞着孕婦轉,也是常理。但随着孩子出生,家人們會有照顧更弱孩子為主的想法,對作為成年人的産婦缺少照顧,同樣是情理之中。
② 身體還沒複原,照顧孩子手足無措覺得心累
之所以做月子,就是因為生産對于媽媽們來說消耗很大,可對于許多新手媽媽們來說,照顧孩子又是全新的開始,自己從陌生到摸索再到慢慢熟悉,需要一個過程。
媽媽們經常會遇到新的問題,讓人手足無措的時候也偶有發生,所以媽媽們會身心疲憊。
③ 激素變化,情緒不穩定
産婦受激素水平變化影響,會造成情緒的不穩定,表現為時而興奮,時而傷感,在不知不覺中就鑽了牛角尖。
④ 覺得孩子的出現奪走了屬于自己的關注度
許多寶媽本身就是獨生女,從小到大不說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起碼在懷孕期間,也多是“女王”級待遇,現在被小寶寶“奪走”,心中難免會有落差。
其實,任何一種關系都是慢慢建立起來的,寶媽們也無需對此感到愧疚,在與寶寶相處的過程中,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才算是真正的開始。
與孩子的親子關系都是從“0”開始感情都是慢慢培養的,即使是自己親生的娃,這些都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因此,寶媽們無需對此感到愧疚,更不要責備自己缺乏“母性”或做得不夠好。
1) 多與孩子進行互動
孩子真的是越來越喜歡,平時寶媽們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要多與寶寶進行互動。
寶寶從出生那天起,便對媽媽熟悉和聲音或味道感到親近,多與寶寶互動更能增進彼此感情。
2) 及時解決孩子的需求
當面對孩子的需求時,寶媽要及時回應,增強信任感和親密度。
3) 哄孩子睡覺
無論是奶睡,還是哄拍,或是讀個故事,哼哼催眠曲,哪怕隻是在旁邊陪伴,寶寶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愛。
寫到了最後面:我們不要太神化“母愛”,更不要覺得為母就一定剛強。這些觀點又不何嘗不是對母親的偏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