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的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在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
2、增配構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應采用小直徑、小間距。全截面的配筋率應在百分之零點三至百分之零點五之間。
3、避免結構突變産生應力集中,在易産生應力集中的薄弱環節采取加強措施。
4、在易裂的邊緣部位設置暗粱,提高該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
5、在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時的氣候特征,合理設置後澆縫,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後澆縫間距20至30米。保留時間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預測施工時的具體條件,也可臨時根據具體情況作設計變更。
6、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質量和技術标準,選用低水化熱水泥,粗細骨料的含泥量應盡量減少。
7、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減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摻加塑化劑和減少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