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普希金緻大海段落賞析

普希金緻大海段落賞析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14 21:02:22

  普希金的《緻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對獨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詩。詩人以大海為知音,以自由為旨歸,以傾訴為形式,多角度多側面描繪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變化,格調雄渾奔放而激動人心。大緻說來,《緻大海》的詩情變化展現了海之戀,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下面對此稍加剖析:

  海之戀詩歌第一至第七節為第一層,主要描繪詩人熱愛大海,追求自由的心聲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傷痛苦。詩人引大海為知心朋友,以面對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傾訴心曲,首先是一往情深的話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詩人縱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氣度、性格力量,實際上是表達自己對自由的景仰,對偉力的崇尚。其次,詩人還聲情并茂地向大海傾訴了自己的苦惱和傷心。這裡有作者想擺脫黑暗,投奔自由而不得的難言之苦;有心靈掙紮,歸于枉然的無奈決絕;更有追随大海,奔向遠方而未能如願的遺憾。在大海面前,詩人時而徘徊茫然,時而狂歡高歌,時而深情呼喚。

  海之思詩歌第8至第13節為第三層,詩人深情緬懷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抒發自己崇尚自由而壯志難酬,敬慕英雄而前途渺茫的困惑。這部分融理性思考于主觀情感之中,體現了普希金作為一個極富政治思想的抒情詩人的犀利和嚴謹,理性和睿智。對于拿破侖,詩人肯定他前半段為自由革命而戰的精神,但更多的是批評他後半段丢失自由的專制、侵略。拿破侖囚禁汪洋孤島,自由鬥士拜倫客死他鄉,這種悲哀慘淡的結局讓詩人倍感失望,隐隐作痛的詩句中流露出一種壯志未酬,前途渺茫,英雄無路,知音不再的惆怅傷感。這幾節詩句普希金表達的是一種凝重複合的思想感情,既有對自由英雄的激情禮贊,又有對專制暴虐的冷峻批評,還有對窮途末路的惆怅哀歌,感情、形象的複合當中顯示出理性思考的犀利和睿智。

  海之念最後兩節(第14至第15節)為第三層,收束全詩,照應開篇,抒發了詩人告别大海,懷念大海,銘記大海,傳播自由的心聲。詩人意溢于海,包容萬象,要擁抱大海,奔向自由,帶走蔚藍嬌美的閃光,帶走冷峻孤寂的峭岩,帶走溫馴可人的海灣,帶走慘淡陰暗的黑影,帶走絮絮叨叨的波浪,更帶走驚天動地的轟響。讓自由之聲傳遍天涯海角,讓自由之光照亮夜空,讓自由之花開遍森林,讓自由之樹綠遍荒原,讓自由之波滋潤萬物。自由,在詩人的心目中,正如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冉冉升起,光芒萬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