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
2、随筆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的。
3、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随手筆錄,抒情、叙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或指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
4、随筆雖然屬于散文,但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寫人、叙事并不那麼細緻、形象,多是粗線條的叙寫和概括交代,同時也沒有那麼強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強求創造某種意境;在布局謀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麼講究。随筆不管寫什麼内容,總要談作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發表個人的見解,因此随筆要用第一人稱。惟其如此,讀随筆時,總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5、随筆由于是随意而談,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所以它的題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廣泛。現實生活的見聞,以往事件的漫憶,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評,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學習,旅遊見聞,史話傳說,掌故轶聞等,無不能作為随筆的材料,作者就是在這似乎是信手拈來的材料中談自己的一得之悟。當然,這些材料也必須是有意義的、能給人以教育和啟迪的東西。
6、随筆一般采用夾叙夾記的方法,語言樸實無華。
7、随筆這類文章,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态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寫法上,它們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論性太強的闡釋,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潑,結構自由而不失謹嚴,因此,富有“理趣”是它們的突出特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