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顧名思義,即楊樹開的花,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中寫道: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在楊樹花落的季節,布谷鳥叫個不停,聽說王昌齡你又被貶了,真替你發愁。這是李白借楊樹花和布谷鳥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也替朋友王昌齡感到惋惜。
大學士蘇東坡在《減字木蘭花·立春》裡也寫過楊樹花: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東坡先生是個生活實踐家,除了肘子和扣肉做得好之外,他的詞也色香味兒俱全,尤其這首詞的最後一句“楊花似雪花”更是妙不可言,由此可知東坡先生是見過楊樹開花的,楊花确實像雪花。
在李白的詩和蘇學士的詞裡的楊花,皆被後來人解讀成柳絮,實在有點莫名其妙,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見過楊樹開花也見過柳絮的人,總感覺把楊花解讀成柳絮有些慌張,楊花即楊樹的花,柳絮即柳樹的花,豈可混為一談。有人說楊花即柳絮來自《辭源》,那麼又是哪個不接地氣的篡改了《辭源》呢?
雖然“水性楊花”這個詞的名聲不太好,可也不至于把古人當成傻子,楊花與柳絮不分。古人作詩作詞都是很嚴謹的,常常字斟句酌,有時一個字都要推敲很久,雖然他們料不到自己的詩詞會被傳頌到今天,可在當年當日,他們真的沒必要把柳絮說成楊花寫進詩詞裡。
所以,古人詩詞裡的楊花就是楊花,柳絮就是柳絮。
那麼楊柳又是什麼呢?楊柳是柳樹,魯智深在《水浒傳》裡倒拔的垂楊柳就是柳樹。盛傳楊柳這個樹名出自隋炀帝,他當年廣開運河,下令河岸種柳樹,後世遂稱這種柳樹為"楊柳",以紀念楊廣之意。
其實楊柳一詞早已出現過,在《詩經.采薇》裡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至于《詩經》裡的楊柳是楊樹和柳樹,還是隻是柳樹,解讀起來就因人而異了,筆者認為是楊樹和柳樹。
柳樹的名聲一直不錯,寫柳樹的詩詞也不勝枚舉,要比楊樹多很多,最經典的非曹雪芹借林黛玉及薛寶钗之口寫出來的《柳絮詞》,如下: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臨江仙(薛寶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随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曹雪芹的詩詞功底确實深厚,林黛玉和薛寶钗每人作一首《柳絮詞》就把兩人的性格及命運完全烘托了出來,黛玉的詞一貫地超凡脫俗,寶钗的詞裡透着人間煙火的氣息。
柳絮和楊花都是輕柔多情的,使得她們兩個成為了古往今來情愫滿懷的遷客騷人、浪迹天涯的異鄉遊子們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尤以寫楊花的多一些。
北魏時,就有傳為胡太後(宣武帝皇後)所作的楊花詞,詞曰: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闼,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巢裡。
蘇東坡在《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裡也寫道: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不管是古人分不清楊花還是柳絮,還是後來解讀的人故意曲解,這有待專家們去計較,我們自己可要分清楚楊花和柳絮,免得被務實的農民伯伯們笑話。
過了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便來到了布谷聲聲的五月,大運河旁的宿遷小城生機盎然,楊樹排排站,樹葉刷刷響喽喂;柳樹棵棵立,萬條垂下綠絲縧。
五月是楊樹開花的季節,整個宿遷市得益于上面的英明決策,百姓們在五月天裡都能接受到綠植楊樹花的洗禮。楊花似雪花,古人誠不欺我。走在路上最好戴鏡子,否則可能被“亂花漸欲迷人眼”。
生産車間裡生産時總要開窗開門通風,似雪的楊花便趁虛而入,在地面上滾成左一團右一團的雪球,這雪球在詩詞裡是美不勝收的,但在員工們的眼裡便成了被嫌棄的不速之客。
飄落在地面和設備上的楊花極易燃燒,有引起火災的潛在風險,按格雷厄姆評價法識别危險源,即D=L*E*C,三種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
對這3種因素采取半定量計值法,即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估計,分别劃分不同的等級,并賦值。車間裡飄落的楊花危險程度具體評價如下:D=L*E*C=3*1*7=21,屬于一般危險,需要注意。
安全無小事,詩情畫意的楊花成了危險源,不容小觑,該掃的掃,該擦的擦,在五月楊花爛漫的季節,大家還是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千萬别向有些人那樣心不在焉,輕視楊花,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
【聲明】本文由冷月叨原創,戲裡乾坤大,戲外日月長,關注冷月叨,戲裡戲外慢慢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