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部電影開始,我想講一段自己親身經曆的故事:
2009年馮小剛拍《唐山大地震》時,
有一場戲:講大地震發生10年以後,大街小巷都在燒紙祭奠失去的親人。
當時請了很多唐山本地的群衆演員。
導演喊開機,整條巷子哭聲此起彼伏。
但拍完後,這些群衆演員還在繼續哭。
馮小剛說:“可以停了,拍完了。”
他們說:“我們停不下來。”
一年後電影上映,馮小剛聊到這段經曆,眼眶紅了。
1976年的唐山地震一共有
242769人遇難
164851人重傷
4204個孩子成為孤兒
電影《唐山大地震》劇照
盡管電影藝術是對真實空間的還原,但在這樣的“巨殇”面前,任何藝術表達和還原都略顯蒼白。
在馮小剛《唐山大地震》開機一年前,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了1949年以後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地震。
當時我在重慶念大學,距離震中映秀鎮直線距離約350公裡。
因為下午沒課,當天中午接近2點30分的時候,很快就斷網了,感覺地面開始晃動。
至今都記得寝室一位東北哥們大喊了聲:跑!
等我穿着拖鞋奪門而逃時,沒錯,真的就是奪門而逃。
整棟樓都傳來震撼無比“咚咚咚”的密集腳本聲,全是飛奔的學生。
我抓着樓梯扶手,幾乎是一次性跳完整段樓梯。
現在都能隐約回想起小腿肌肉和關節産生的巨大沖擊。
我住在3樓,這可能是有生以來最快的一次下樓,但也是體感最慢的。
當時沒有想到會是地震,第一反應還以為是寝室樓出了工程質量問題。
覺得自己随時可能被活埋。
汶川地震
半個月後,在醫院做志願者,一位來自北川縣的幸存者告訴我:
當她感到地震時,剛從卧室跑到客廳,樓就塌了。
2009年去電影院看《唐山大地震》,李晨飾演的方達有這麼一句台詞: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
頓時感同身受。
苦難
2008年的整個5月,人的情緒都是極其灰暗的。
學校食堂電視裡的新聞,配着《無間道》插曲《再見...警察》的悲傷旋律,不停傳來噩耗與希望。
幾次餘震預警,全校師生在操場上過了難熬的兩晚,精神頗為焦慮。
因為重慶接收了大量來自綿陽北川縣的受傷災民,需要青年志願者。
我報名了。
電影《唐山大地震》
當時分配給我們的任務很“簡單”,去醫院陪伴那些來自災區的學生和兒童,協助醫生幫他們恢複心裡創傷。
有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男孩,頭部受傷,纏着厚厚的繃帶,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盡快下床打籃球。
還有一個隻有6歲的小妹妹,病床邊堆滿了好心人送來的玩具、畫筆。
卻一直被毛毯遮住她身體的右側,因為小妹妹在地震中失去整隻右臂。
如果這孩子看見自己空蕩蕩的右肩,她會一直傷心地哭。
電影《唐山大地震》劇照
但讓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位上初二的女孩。
她是整個班裡,唯一幸存的孩子。
當天正在上體育課,
地震時她“運氣好”,離體育館門口最近,被老師一腳踢了出去,老師和同學則被直接埋在了廢墟下。
她腿部受傷,腫脹的左腿差不多有正常右腿的兩倍粗。
女孩很樂觀,
但唯獨聊到上學和同學的話題時,她眼神裡的光芒瞬間黯淡下來。
就像靈魂被熄滅一樣。
她那一刻的眼神我能記一輩子。
任何偉大的演員都無法還原這一瞬的悲怆和震撼。
豎國旗的位置,就是曾經的北川中學,被泥石流徹底掩埋
2006年媒體采訪過一位叫做高禦臣的唐山地震幸存者。
這位時年80歲的老人當年是一所大學的系主任,他帶的兩個班一共78人,其中有41遇難。
老人撫摸着手上兩道疤,悲傷地說:“别人死一個親人,我死了41個。”
有的傷痛,時間也難以撫平。
勵志馮小剛在《唐山大地震》裡給男主角方達安排了一個勵志設定:
因地震斷臂的他,最後靠奮鬥和努力成了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他為什麼要好好活着?
為什麼要努力活着?
因為當年他媽媽在姐姐方登和他之間做了一個選擇。
對很多幸存者而言,他們活下來了,不隻是為自己活着,也是為那些不幸罹難的朋友、親人、同學,甚至是同一座城裡的陌生人活着。
“意難平”。
在汶川地震13年後,刷到這麼一組圖:
失去右手的小學生李欣雨,地震12年後她考上了法學院。
蔣雨航,被廢墟壓了整整5天,後來成了一位消防隊員。
劉佳,當年廢墟下的學生,2020年她作為一名護士出現在了湖北武漢抗疫第一線。
還有這位當年高舉橫幅說自己長大要當空降兵的程強,
如今他長大了,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有網友說,2010年參軍時遇見兩位來自綿陽的入伍小夥,問為什麼要來參軍,其中一個回答:
“我是來報恩的”。
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
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們看到的是不屈不撓的重生,
一個民族的堅強,以及對親情極深的眷念。
這也是為什麼馮小剛在片場喊停,卻哭得停不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再去看如今的新唐山、新汶川、新北川會覺得無比震撼和唏噓。
新舊唐山對比
這種級别災難産生的沖擊、複雜情緒,不可測的結果,很難用幾個詞,幾句話甚至許多文字去完整描述。
就算有10個馮小剛,也不太可能通過電影将其全部還原。
關于13年前的那場災難,
我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也有數不清的勵志。
2008年暑假前夕,
那位來自北川的初二小女孩出院,要離開重慶。
在父親陪同下她特地來學校和我們道别。
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見到她,
眼神,有光。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一個從2008穿越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