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牢記使命?人民網-貴州頻道在巍巍梵淨山腳下,貴州母親河烏江邊上,有一個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文明鄉鎮——鹦鹉溪鎮,有一個人見證了它從貧窮落後到生活富裕的華麗轉身,他便是現任鹦鹉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餘文昌同志,幹部群衆戲稱他為“摩托車鎮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回望初心牢記使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人民網-貴州頻道
在巍巍梵淨山腳下,貴州母親河烏江邊上,有一個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文明鄉鎮——鹦鹉溪鎮,有一個人見證了它從貧窮落後到生活富裕的華麗轉身,他便是現任鹦鹉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餘文昌同志,幹部群衆戲稱他為“摩托車鎮長”。
餘文昌,男,蒙古族,1970年12月生,貴州思南人,1992年8月參加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并紮根鹦鹉溪鎮,從未離開過。曆任鹦鹉溪鎮雙龍辦事處主任、鹦鹉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人大主席、副書記、鎮長等職。他不忘初心一心為民辦實事,肩負使命用腳步“丈量”民心民情。
做公仆心系百姓
在鹦鹉溪鎮31村(社區),常常能見到餘文昌騎着摩托車走村竄戶,像六七十年代送信的郵差,他總是挨家挨戶東家走西家竄,常常與群衆交心談心,天長日久赢得了他們的信賴與支持,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其位,謀其政,做脫貧攻堅的踐行者,餘文昌就是一個勇挑重擔愛挑重擔不甘示弱之人,原國家級挂牌極貧村老林村,計劃2017年脫貧,當年拟脫貧四個村,因該村相對偏遠,而欠賬大,他自報接任,接任後,白天走東家,訪西家,晚上開群衆會,耐心細緻做群衆的思想工作,挨家挨戶認真清算農戶收入,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農戶增收,督促水務部門解決農戶的安全飲水,對标對表落實“三保障”。為了配套抓好村莊環境整治,提高群衆滿意度,統籌抓好“四改一化一道”(四改:改廁、改竈、改圈、改水;一化:庭院硬化;一道:人行便道硬化)工作,面對該村留守在家的“386199”(婦女、兒童、80多歲以上的老人)部隊,沒有可用勞動力參與建設,要脫貧驗收交賬就難了,于是餘文昌和駐村工作隊、村支三委協商,決定請施工隊統一建設,可是施工隊那幫人也刁難人,要求每天必須接送,為了不耽誤建設,作為一鎮之長的餘文昌主動擔起了施工隊駕駛員的重任,開着自家的面包車每天六點鐘從集鎮出發把他們送到二十公裡外的老林村,如果沒有其他工作,他還要一戶一戶的,一項一項的安排到位,一個環節接着一個環節的監督到位。做到了既不浪費資金,又讓群衆真正受益;如果有其他工作安排,下午七點又得去接師施工隊人員回集鎮。個别人還取笑他:叫他老林村鎮長,他卻毫不避諱的答應。餘文昌說如果抓一個村都抓不好,哪有資格抓全鎮,通過他率先垂範,幹部們紛紛扛起重擔,全鎮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人居環境整治得到明顯改善,群衆滿意度逐步提高。
2019年中,銅仁市脫貧攻堅第二次市級交叉檢查在即,深度貧困村踏溪村有差距,他就去踏溪,幫忙駐村工作隊找問題、想辦法、出主意、實抓真改、補短闆、縮差距。
同樣,貧困村山羊桠村因地理環境受限,基礎設施欠賬大,老百姓有怨言,他又去山羊桠,突擊基礎設施建設,設法補齊短闆,召開群衆會,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提高群衆對政策的知曉率,吃好“連心飯”,與農戶面對面交心談心,提高群衆的滿意度。
抓工作求真務實
2015年5月,思南縣沙壩水庫建設項目獲批并啟動實物指标調查,因地理條件限制,加之村民索賠欲望過高而導緻征地拆遷困難,遲遲開不了工。縣政府成立的指揮部選派的人員無數次向群衆做工作都未成功,在該項目即将擱淺之時,縣級指揮部和鹦鹉溪黨委、政府決定加派幹部力量,把有征拆工作經驗時任該鎮人大主席的餘文昌抽到沙壩水庫項目部協助,在征求意見時,餘文昌說“講政治,顧大局,服從安排是共産黨員的天職”,他毫不猶豫答應參與沙壩水庫項目建設前期工作。他和其他幹部一起,認真分析研究,找準問題症結,通過輪翻召開群衆會,精準選好切入點,分頭個個擊破,依法打擊個别,教育絕大多數的辦法,在短短一個月内并順利推動了征拆工作,使項目建設推進更進了一步。
根據建設要求,在2017年4月30日前必須完成水庫大壩填築628米的度汛高層,否則汛期來臨,一旦潰壩,将給庫區下遊造成嚴重的泥石流安全隐患,同時施工方将遭受重大損失,将延誤工期,工程指揮部幹部們心急如焚。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沙壩水庫項目大壩澆築材料運輸車輛管理成了大問題,大多數運輸車是本地村民,在運輸過程中産生了很多矛盾,使得雙方合作不愉快,施工方已拖得身心疲憊。這時,餘文昌再次主動請纓,親自挂帥,靠前指揮,對工程運輸車輛進行規範管理。一是提振運輸車輛駕駛員思想認識,二是協調材料供應方提前上班、延遲下班,三是輪休作息,作業機器不停止作業,四是增加必要的裝載機械設備。每天上下班和吃飯等重要時間節點,他都會親自到崗到位督查,為了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國家、企業不遭受重大損失,他這一堅持便是半年。天有不測風雲,80歲高齡的父親因突發疾病時他在工地,當他趕回家守在父親身邊時,因病情嚴重,沒有和他說上一句就離他而去。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他卻做到了,就連父親去逝的八九天裡,他一邊守靈,一邊四個時間節點不忘水庫建設工作調度,這樣忘我的工作,這樣無私的奉獻,感化了工作中的每一位同志,個個兢兢業業,服從指揮,聽從安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4月30日如期完成了渡汛高層大壩澆築,确保了項目如期順利推進。
其實,餘文昌能在沙壩水庫建設環境和條件這麼複雜的情況下,把矛盾糾紛及時化解,把征地拆遷工作順利推進,這得益于他在建設杭瑞高速公路鹦鹉溪段時參與了公路建設的征地拆遷工作,據了解,當時在公路征地拆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和矛盾糾紛都是他協助縣指揮部共同處理的,在那時便積累了很多經驗。
餘文昌就這樣每天騎着他即将退役的摩托車,早出晚歸,穿梭在31個村222個村民組中訪民情、查問題、找差距。近年來,他以抓脫貧攻堅工作為抓手,完成全鎮易地扶貧搬274 戶1260人,新修改擴建連鄉通村公路148公裡,硬化通村通組公路硬化293公裡;實施危改1368戶,整治透風漏雨865戶;實施四政一化3896 戶,人行便道硬化8300公裡;發展生态茶2.365萬畝,實施低效林改種油茶 8500畝,種植精品水果850畝;發展黃牛養殖12家,存欄856頭,發展溫氏生豬代養15家,年出欄生豬16000多頭,養殖蛋雞85萬羽,年産蛋4.25萬噸。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産業的布控,為鞏固脫貧成效,接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敢擔當公私分明
餘文昌總是閑不住,他沒有星期天,更沒有節假日,他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都與摩托車結伴同行,有公車他不坐,他說要勤儉節約,也從不會公車私用。如今,在思南騎着摩托車進村入戶搞工作的黨政主要領導沒有幾個了,有人背地稱他“摩托車鎮長”,其實他也是愛崗敬業的示範者。按他的話說:摩托車方便快捷,他除開會和對接上級檢查外,他不坐辦公室,他常常講,工作是幹完的,不是坐完的,不能隻安排幹部幹去幹,自已也得去親自幹,隻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才能平衡幹部們心态,才能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餘文昌從1992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他就沒有離開過鹦鹉溪鎮,二十八年如一日踐行着一名基層共産黨員幹部的忠誠和擔當。無論是當一般幹部,還是黨政領導,無論是日常工作、還是在重點工程領域,他都忠于執守,埋頭苦幹,力求服務于民。亦或是脫貧攻新修硬化路,補基礎設施建設短闆,抓産業發展,動員易地扶貧搬遷,他都耐心細緻,一絲不苟。正是因為曾經的杭瑞高速公路、雙龍大道及工業園區,思南沙壩水庫征地拆遷及工程建設工作,鍛造了他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性格,成就了他在後來工作中順利闖過一道道難關、公私分明。
在其崗,盡其責,他工作敢于較真碰硬,他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強個性,他信奉工作靠的是踏踏實實地一項接着一項幹,一件一件抓落實。他從不因為一丁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更不因一點困難而垂頭喪氣,堅信有共産黨堅強的後盾,隻要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信心和決心,再難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從不相信有推不走搞不好的工作。心态決定氣度,氣度決定氣勢,氣勢決定成功。
餘文昌時常這樣講:“隻要自己敢擔當,善作為,嚴于律己,公私分明,任何人都會敬畏三分”。
講奉獻一生無悔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餘文昌頂着因尿酸引發痛風雙腳踝關節劇烈的疼痛,在溫泉收費站門口和幾名幹部值班從年尾到年頭,度過了一個除夕夜和新春佳節。他一貫作風是年紀大點,讓到年輕同志,離家近點,讓到離家遠一點的同志,就這樣從疫情啟動值班到上級通知拆除值班卡口為止,3個多月他體重減輕了12斤,但精氣神依舊,值班值守從不斤斤計較,從不怨聲載道。任務留給自己,榮譽讓給别人,鎮黨委推薦抗疫情先進個人時,他毫不猶豫放棄并推薦其他年輕同志參評。他時時處處,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的作風诠釋了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服務宗旨。
事業起航更為先,餘文昌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鬥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示了新時代一名共産黨員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風采,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同事們的肯定,深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他連續四年,年終考核被縣級評為“優秀”等次,2019年被表彰為“市級優秀共産黨員”,2020年被縣級評定為“最美廉潔家庭”。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畢竟榮譽隻代表過去,關鍵是工作要善始善終。
餘文昌表示:成績都屬于過去,一切都必須從零開始,新時代邁向新征程,新征程催生新作為,将随時警醒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努力踐行共産黨員必須不忘初心,牢記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滿足人民群衆生産生活中的服務需求,腳踏實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邁進,在新征程上做出新業績,不辜負黨和人民對自己的厚望,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一生永不後悔。(鄒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