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後台很多粉絲的留言,問脾虛了、脾濕了應該怎麼辦?《黃帝内經》說啊,欲補先清,要想我們脾的健康,有6個字,非常關鍵。
第一個,黃。
黃有三黃,第一個臉黃,這種黃是沒有光澤感的暗黃,第二個黃呢是手掌黃,第三個黃呢是腳掌黃,這三黃是脾濕的關鍵鑒别點。
第二個是油。
油體現在哪裡呢,第一個,頭發,頭發油油的,第二個,皮膚呢也油油的,
第三個呢是黏。
口腔裡面黏黏的,還有一個是大便粘,大便完了我們沖水的時候看看馬桶,是不是黏在馬桶上沖也沖不幹淨,這是什麼呢,濕重了,非常典型的濕重。
第四個是腫。
腫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呢就是我們早上起床的時候看看鏡子,眼睛和臉是不是腫起來了,第二個呢是我們的下肢腫,你可以試着在我們腳内踝的地方按一按,脾虛濕氣重的人一般一按就有一個坑,這就叫水腫。
第五個是沉。
沉有三沉,頭沉,經常感覺頭重的舉不起來,第二呢就是屁股沉,體重100斤,感覺屁股有200斤,很沉重,第三呢就是腿沉,雙腿呢就像充了鉛一樣的,根本擡不起腳來;
第六個是癢。
就是皮膚瘙癢,濕疹啊,陰囊、肛門啊這些部位長濕疹,這都是脾濕造成的,還有的人有腳氣,尤其是那種長水泡然後瘙癢脫皮的這種腳氣,這也跟脾虛有關系。
脾虛脾濕,這6個字,你記住了麼?
#健康大V創造營##中醫#
#健康##濕氣##脾虛的表現#@頭條健康情報局@品質醫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