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安石《南浦》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無覓處,日落畫橋西。
注:
南浦,金陵城南的一條小河。随花去,随着花香而去,作者在南浦中随着花香泛舟。暗香,幽香。畫橋,有彩繪裝飾的橋。
譯:
在南浦跟着花香蕩小船,
回來時卻已經迷失路線。
那陣陣幽香無處去尋覓,
日落時才來到畫橋西邊。
評:
作者在南浦泛舟,一路賞花,不覺回來時迷了路。這首小詩就生動地描寫出作者這種将自己熔于大自然之中的情境。意境閑澹,明淨空靈,具有濃濃的詩情畫意。胡仔《苕溪漁隐叢話》評曰:真可使人一唱而三歎也。
王安石詩集中還有一首題為《南浦》的七絕,寫的也是南浦初春的美麗景色,與這首五絕的寫法不同。
二,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注:
淩寒,冒着嚴寒。遙知二句,這兩句是說,遠遠望去就知道那并不是雪,因為有陣陣幽香飄送過來。
譯:
牆角下有幾枝梅花,
冒着嚴寒獨自開放。
遠望就知那不是雪,
因為送來陣陣幽香。
評:
古今衆多的詠梅詩中,要數王安石的這首五絕最簡潔,也最為有名。短短二十字,從梅花的高潔芬芳着筆,突出了梅花孤芳自賞的品格,構思精巧,寄寓深遠。據宋惠洪《冷齋夜話》,“荊公(王安石)嘗訪一高士不遇,題其壁。”可知此詩的創作緣由,也是借花喻人之作。
漢樂府詩有雲:
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
隻害花似雪,不怪有香來。
王詩由此脫胎而來而反其意而用之,在意境上自出新意,别開生面,使原來人略顯直露的詩更加增色生輝,後代詩人多有效仿者。
附:
日落畫橋畫,為有暗香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