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不能高于多少?謠言在搶救或治病過程中,醫生常會采取給患者吸氧的治療手段,出院後亦建議患者在家吸氧,幫助恢複身體功能很多患者或家屬認為,隻有搶救才需要吸氧,吸氧會影響正常呼吸功能,還會産生依賴性,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吸氧不能高于多少?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謠言
在搶救或治病過程中,醫生常會采取給患者吸氧的治療手段,出院後亦建議患者在家吸氧,幫助恢複身體功能。很多患者或家屬認為,隻有搶救才需要吸氧,吸氧會影響正常呼吸功能,還會産生依賴性。
辟謠
衆所周知,缺氧和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而通過吸氧增加氧的攝入,可以提高血氧濃度,改善缺氧狀況,是搶救和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傳統觀念認為,隻有患者生命垂危的時候才需要吸氧治療,其實并非如此。比如在冠心病的治療中,通過氧氣供給的增加,可以改善患者低血氧狀況,比通過口服擴血管藥物作用效果更直接。慢阻肺患者肺泡功能差,正常的呼吸不能滿足人體對氣體交換的需求,導緻呼吸費力、氣喘加重等,加重肺部病變,也十分需要給氧治療。
空氣中氧的濃度為21%,一般的普通給氧治療中,患者吸入的氧濃度為30%~40%。在醫生指導下吸氧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有助于呼吸和循環系統疾病患者改善身體缺氧狀況,進而改善血管、呼吸系統功能等,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也不會出現所謂的依賴和成瘾。吸氧治療是治療疾病和保健的一種手段,一旦患者身體功能恢複就可以停止治療,是不會成瘾的。有些患者在停止吸氧治療後,出現乏力、呼吸費力等症狀,可能是缺氧沒有糾正,而不是吸氧成瘾。對于這些患者,需要進行評估,必要時可維持長期吸氧治療。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位獲獎者因發現氧氣感知/調節通路獲獎,評選委員會的頒獎詞稱三位獲獎者揭示了氧氣如何在細胞中起作用,人體如何适應環境變化,可解釋包括新陳代謝、免疫、人體對于高原的适應、呼吸等問題。通過這種機理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讨相關疾病治療,如缺血、癌症、卒中、感染、傷口治愈、心衰等。可見,氧氣對于保持人體健康有廣泛的作用,在今後的研究中還會有更多的發現和進展。
辟謠專家:賈永興,《大衆醫學》執行主編
複核專家:徐仲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科醫學系副主任
出品人:科普中國-科學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