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1日,好萊塢老牌影視多栖演員安吉拉·蘭斯伯瑞(Angela Lansbury)在洛杉矶家中去世,享壽96歲(距其97歲生日僅有五天之遙)。蘭斯伯裡從影長達七十多載,參與影視作品150餘部,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親曆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連續播出十多季的《女作家與謀殺案》是其代表作。
安吉拉·蘭斯伯瑞主演的《女作家與謀殺案》延續了12季。
安吉拉·蘭斯伯瑞于1925年10月16日出生在英國倫敦,母親莫娜·麥吉爾(Moyna Macgill)是當時活躍于倫敦西區舞台上的愛爾蘭裔演員,父親埃德加·蘭斯伯裡則是富有的木材商人。安吉拉的爺爺喬治·蘭斯伯裡曾經當過英國工黨黨魁,是英國著名的政治家。受其影響,蘭斯伯裡家族中從政的人不少,而且立場大多左傾,主張為貧民和工人謀福利,而安吉拉的父親在1935年去世之前也是英國共産黨的重要成員。
不過,安吉拉自幼對政治毫無興趣,顯然還是受母親的影響更多。她愛看電影,喜歡音樂,15歲時就加入了倫敦一所戲劇學校,專門學習表演。差不多就在她快要畢業之際,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升級,納粹空軍連番轟炸倫敦,母親決定帶着安吉拉和她的兩個弟弟前往美國避難。
年輕時的安吉拉·蘭斯伯瑞
十八歲那年,安吉拉·蘭斯伯瑞就交了好運,和米高梅電影公司簽下人生的第一份合約,銀幕處女秀便是在喬治·庫克執導的《煤氣燈下》中飾演戲份頗多的女仆一角。該片由查爾斯·博耶與英格麗·褒曼領銜主演,講述黑心丈夫為謀奪财産而設計要逼瘋妻子的故事。對比四年之前上映的同名英國版《煤氣燈下》,米高梅這一版投入更大,演員也更加大牌,所以一經上映便成票房熱門。
蘭斯伯瑞(後)初登銀幕出演《煤氣燈下》
1945年舉行的第15屆奧斯卡獎上,《煤氣燈下》一舉入圍七個獎項,其中就包括初出茅廬的安吉拉·蘭斯伯瑞拿到的最佳女配角提名。雖然她最終無緣勝出,但年僅20歲,才演了第一部電影,就能跻身奧斯卡殿堂,蘭斯伯裡的起點可謂相當之高。
緊接着,蘭斯伯裡的第二部電影又是一部佳片。她在《玉女神駒》(1944)裡扮演伊麗莎白·泰勒的姐姐,影片票房大賣,兩位演員也成了莫逆之交。不久之後,她又參演了根據王爾德同名小說改編的《道林·格雷的畫像》(1945),第二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但還是未能折桂。同年,她和比自己年長16歲的美國演員理查德·克倫威爾(Richard Cromwell)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後者的取向其實并非女性,限于時代環境,為事業考慮才走了形式婚姻的道路。結果這段徒有其表的婚姻僅維持一年便以離婚收場,蘭斯伯裡自稱從中“學到了不少人生教訓”。
1949年,安吉拉·蘭斯伯瑞和同樣由英國來好萊塢發展而且同樣離過一次婚的演員彼得·肖(Peter Shaw)喜結連理,之後連續生了兩個孩子。但在銀幕上,米高梅公司派給她的角色卻越來越少,且越來越一成不變,讓這位原本被業界相當看好的明日之星,未能有多少用武之地。
即便是在和米高梅影業提前解約後,蘭斯伯裡的演藝事業也并未有多少好轉。或許是她長相有些早熟的關系,明明才三十歲左右,電影公司找她演的卻都是一些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角色。在約翰·弗蘭肯海默執導的經典影片《滿洲候選人》中,她負責飾演勞倫斯·哈維的母親,盡管實際上她隻比當時34歲的哈維年長僅僅三歲;她還在《藍色夏威夷》裡演過“貓王”普雷斯利的媽媽,兩人年齡差距也隻有十歲而已。縱然這些角色都是配角,蘭斯伯裡還是把握一切機會施展她的好演技。尤其在《滿洲候選人》中的表現着實精彩,這也讓她第三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結果卻再次空手而回。
《滿洲候選人》令蘭斯伯瑞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1978年上映的《尼羅河上的慘案》,或許是中國觀衆最熟悉的安吉拉·蘭斯伯瑞作品。她在片中飾演小說家奧斯本太太,在這部大牌雲集、星光熠熠的懸疑推理片裡,繼續展現她演什麼像什麼的絕活。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片中飾演大偵探波羅的彼得·烏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因為曾經和蘭斯伯裡同母異父的姐姐伊索德·鄧納姆(Isolde Denham)有過一段婚姻的關系,也可說是她的前任姐夫。
蘭斯伯瑞在《尼羅河上的慘案》裡飾演小說家奧斯本太太。
拍完《尼羅河上的慘案》之後,安吉拉·蘭斯伯瑞似乎就此與懸疑推理片結下了不解之緣,先是在重拍版《貴婦失蹤記》中飾演“貴婦”一角,繼而又在《破鏡謀殺案》裡演起了馬普爾小姐。四年之後,環球影業電視制作部投拍電視劇集《女作家與謀殺案》,請到她出演主角傑西卡·弗萊徹。弗萊徹是一位專職寫懸疑小說、業餘時間推理破案的英國老奶奶,生活在風光旖旎的美國緬因州小鎮。和所有偵探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她似乎也有着那種吸引罪犯的體質,所到之處總會有離奇兇案出現,身邊的人也不乏作奸犯科之徒。
《女作家與謀殺案》共拍攝了12季,每周日晚間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台播出時,都有大量忠實觀衆在電視機前守候。靠着這個角色,蘭斯伯裡共獲得10次金球獎提名(勝出過四次)外加12項艾美獎提名,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而該劇的導演不是别人,正是蘭斯伯瑞的兒子安東尼·普倫·肖。日後,蘭斯伯瑞還跟兒子合作,将保羅·加裡柯的暢銷小說《哈裡斯夫人去巴黎》改編成同名電視電影。
演員生涯晚期,安吉拉·蘭斯伯瑞主要出演的都是一些面向小觀衆的童話、動畫作品。在迪士尼經典動畫片《美女與野獸》中為茶壺太太配音,還是影片同名主題歌的演唱者,還出演過《魔法保姆麥克菲》《波普先生的企鵝》《小婦人》《歡樂滿人間2》等作品。此外,中年之後的她,還成了活躍于百老彙和倫敦西區舞台上的紅星,憑着出色的唱功,主演了《理發師陶德》《國王與我》等音樂劇作品,拿到過五次托尼獎。
安吉拉·蘭斯伯瑞在音樂劇《理發師陶德》中。
2013年,安吉拉·蘭斯伯瑞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終于彌補了三次與小金人擦肩而過的遺憾。2014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溫莎城堡為其頒發大英帝國女爵士勳章。晚年時,蘭斯伯裡的膝蓋和臀部都動過大手術,但她不止一次表示,隻要自己還能走路,就想要繼續演戲。“等我死後,隻需要大家能記得我是一個曾讓你們得到過快樂的人就行了——哪怕隻是幾分鐘、幾小時的快樂;能記得我曾将你帶去另一個時空,給你寬慰,為你帶來娛樂、喜悅、笑聲和淚水,便足夠了。”
2013年,安吉拉·蘭斯伯瑞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