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平原上,都江堰油菜花開。 攝影/張铨生
-風物君語-
你的家鄉
是否也入選過“天府家族”?
“天府之國”,濃縮着中國人對于一片土地的最高贊譽。
它代表着土地肥沃、物産豐饒,足以讓人吃喝不愁;也象征着山川渾厚、地勢險要,足以讓人高枕無憂;甚至帶有濃重的“氣運”色彩:帝王憑借它成就霸業,将軍依靠它固守城池,商賈通過它富甲天下……
▲ “兩山夾一原”的成都。 攝影/熊可
在現代人的眼裡,“天府之國”的稱号獨屬于四川,尤其是最為“巴适”的成都。然而在曆史中,這頂“桂冠”曾落在不同地區的頭上,據文獻顯示,“天府家族”前前後後至少有9位成員——
除了廣為人知的成都平原(四川盆地),還有關中平原、華北北部(北京一帶)、太原盆地、武威地區、江南地區、閩中地區、沈陽地區、嘉南平原等地。
▲ 寶雞隴縣關山草原,是曆史上重要的軍馬場。 攝影/馬晨
祖國處處有“天府”,那麼,為什麼最後廣為人知的卻隻有四川?
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在哪裡?與今天大多數人想的不同,在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并非四川盆地,而是用來形容關中平原;即使在四川,最開始的“天府之國”也隻是形容成都平原,而非四川全境。
▲ 白鹿原農田,關中地區并非想象中的“黃沙漫天”,反而是最早的天府之國。 攝影/一佳One
公元前338年,初出茅廬的策士蘇秦為推廣“連橫”之術,赴秦國遊說秦惠王,在這位戰國“名嘴”的口中,誕生了第一片榮膺“天府”美譽的土地:
關中
關中 | 王侯将相的選擇
“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
——《史記·蘇秦列傳》
可以說,“天府之國”這個詞從一開始就是為關中平原量身打造的。
提出這一概念的縱橫家們,把關中當成模闆,為“天府之國”設立了三道門檻——
一是穩固,需要有天險可守。關中地區北、西、南三面環山,東踞黃河天險,是為“被山帶河”;又在“四塞之中”,山河間的空隙被潼關、蕭關、散關、武關等要塞填充,極為易守難攻。
▲ 關中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二為富饒,有充足的糧草戰備。關中坐擁肥沃黃土,是天下第一等的良田;又水系發達,渭河自“八百裡秦川”奔流而過。水土之利,使得這片土地完全能自給自足,吃喝不愁。
三則面積夠大,土地資源充足。“八百裡秦川”平原遼闊,足以容納數量龐大的人口;位置又極佳,退可拒守一方,進則劍指中原,擁有着擴張版圖的可能。
▲ 寶雞隴縣新集川鄉,大西北的梯田風光。 攝影/左雪蘭
因而周、秦、漢、唐先後在此定都,謀士張良更是總結出了關中地區的優越性: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裡,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此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
——《漢書·卷四十》
▲ 西安,永甯門城牆。即便在衰弱之後,西安乃至關中地區,依然是軍事重鎮。 攝影/劉衆
然而,正是因為名頭太盛,使得關中坐擁地利,卻飽經“人禍”,從漢唐的過度開發,到“安史之亂”後的刀兵四起,直至五代時期,關中地區的生态環境已然惡化。
這時候,在秦嶺的另一側,成都平原正在悄然崛起。
成都 | 蜀地的艱難轉身
“益州(成都)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三國志》
在關中被戰國縱橫家稱為“天府”的時候,成都平原還是片未經深度開發的“蠻荒之地”。
困擾古代成都平原的,主要有兩大難題——閉塞和水患。前者主要是由于秦嶺阻隔,使得蜀地無法與外界連通;後者則要怪脾氣暴躁的岷江,動不動就洪水滔天,将川西大地化作“水鄉澤國”。
▲ 成都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這時候,與秦地的溝通,使得成都擺脫了困境。
首先是蜀道的開通。傳說中秦惠王以五頭“金牛”騙取蜀王開鑿了最初的蜀道之一,金牛道。此後,蜀地的大門逐漸打開,随着不同時期蜀道的開發,來自中原地區的技術和文明不斷輸入蜀地,逐漸讓成都平原從封閉走向開放。
▲ 四川廣元原老川陝公路與金牛道,河對岸便是寶成鐵路隧道。 攝影/張小平
而來自秦國的李冰父子,則修築了那個時代的“超級工程”——都江堰,先後築起了金剛堤(魚嘴)、飛沙堰等水利設施。這些精妙的堤、堰,如同一道道金箍,鎮鎖住了喜怒無常“岷江惡龍”。
▲ 都江堰水利工程。攝影/艾斌
至此,蜀道已開,水患已平,成都平原的兩大劣勢轉換成了兩大優勢——它比關中更險固,更适合割據一方;也比關中更肥沃,乃至“水旱從人,不知饑馑,時無荒年”。人口同樣與日俱增,到西漢末年,成都一縣有戶7.6萬,僅次于關中平原的長安縣(8萬戶)。
▲ “新蜀道”寶成鐵路,火車穿越秦嶺。 攝影/王嵬
在“安史之亂”後,關中地區衰落,成都平原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天府之國”桂冠。此後,盡管“天府之國”的條件放寬,有其他地區獲此殊榮,卻無一能撼動成都的地位。
百戰之地,也能被稱為“天府之國”?“安史之亂”影響的地方遠不止關中平原,而是幾乎波及了整個西北地區以及黃河中下遊。在這場動亂之後,兩座以要塞和堡壘被稱作“天府之國”的城市——武威和太原,也逐漸衰弱。
武威 | 被人遺忘的綠洲
“得西涼(武威)則靈州之根固。況其府庫積聚,足以給軍需、調民食,真天府之國也。”
——《西夏書事》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武威的形象總是伴随着大漠風沙、金戈鐵馬。她是大漢的“武功軍威”,是盛唐《涼州詞》裡的“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武威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然而武威的軍事地位,不止在于她身處河西走廊的“咽喉”屬性,同樣是因為武威中部綠洲的水土養人,足以支撐起強大的農業和畜牧業。在漢武帝時引進的西域大宛馬,就是在涼州組成足以與匈奴抗衡的戰馬部隊,時人稱之“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 武威綠洲,坐落在群山腳下。 攝影/熊可
到唐代,武威已成為了河西走廊最繁盛的城市之一,“唐之盛時,河西隴右三十三州,涼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樂。”然而安史之亂後,涼州曾一度陷于吐蕃,淪為異域,不複往昔之繁榮了。
太原 | 固若金湯的城池
“帝嘗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湯池,天府之國’。”
——《北齊書》
太原,仿佛天生就是一座“鐵打的城池”。
放眼整個山西省,太行、呂梁二山對峙,汾河中流,自古就有“表裡山河”的稱謂;而太原盆地則處在山西的中心,是山河拱衛的重點;盆地北部的太原城更是守住了雲中山、系舟山之間的口子,堪稱“天險中的天險”。
▲ 太原盆地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在春秋時期,這裡是左右“三家分晉”格局的晉陽城;到南北朝,高歡在此建立了北齊政權。隋朝末年,李淵更是憑借太原特有的地勢,沿着晉陝盆地群長驅直入,攻占長安。作為王朝的發祥地,唐人在地利的基礎上,不斷擴建太原城池,這座“金城湯池”越發不可動搖。
▲ 太原,明太原縣城複建工程。 圖片/視覺中國
然而,太原盆地同樣有緻命的弱點——面積實在太小了,連帶着隔壁的臨汾盆地加起來也不過1萬平方公裡,僅有關中平原的四分之一、四川盆地的二十六分之一。盡管汾河流過的土壤足夠肥沃,也難以養活太多人口。
因而随着唐由盛轉衰,高光時刻一過,無人再稱其為“天府之國”。
大平原上的“天府之國”,就是遼闊!蘇秦在遊說秦王失敗之後,轉“連橫”為“合縱”,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片可能成就霸業的“天府”——燕國。而燕國的都城“薊”,就坐落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 北京,居庸關長城。 攝影/龔躍賢
如果從時間維度上看,北京小平原被稱為“天府”的曆史與關中平原所差不遠。然而,北京真正為人所認可,卻是在元朝以後。
北京 | 平原之上的“港灣”
“京師古幽薊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形勝甲于天下,誠所謂天府之國也。”
——《大明一統志》
在《北平曆史地理》一書中,作者侯仁之引用美國地質學家的說法,給予了北京所在的區域一個形象的定位——“北京(平)灣”。
處在華北平原的北部,北京西部的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的軍都山則屬燕山山脈,兩山共同構成一處向東南環抱的“臂彎”,把北京擁入懷中;如果視野再大一些,随着永定河一路彙海河而入渤海,北京則更像是身處在“港灣”之中,坐山望海,氣吞天下。
▲ “北京灣”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相比于關中和成都,北京的地勢不夠險,也太偏北,尤其在古代人的觀念裡,頗有種“天子守國門”的風險。但北京的優勢就在于遼闊和通達,一面背靠山嶽,另一面則有拓展的可能,使得這座雄城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從元朝定都開始,北京一帶就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到明代遷都北京,明朝人對這片土地的地理條件重新審視,遠隔千年之後,再次将之定義為“天府之國”,并誇贊她“形勢甲于天下”。
▲ “鎮守萬裡河山”,圖為北京昌平區南口鎮12号烽火台。 攝影/李瓊
不過作為今天的首都,北京已然擁有太多美譽,以至于讓人忘了還有“天府”一說;又因太過繁盛莊嚴,反而少了幾分成都的“安逸”氣質,因此也少有人提及。
沈陽 | 北京身後的“陪都”
“盛京山川渾厚,土壤沃衍。蓋扶輿旁薄,郁積之氣所鐘,洵乎天府之國。”
——《欽定滿族源流考》
到清代,在宣傳北京的時候,清朝的統治者同樣也關注到了他們發祥地——盛京(沈陽)。
▲ 沈陽故宮。 攝影/李文博
沈陽能跻身“天府之國”行列,的确是帶有些政治色彩的。然而細看沈陽的地理條件,實則與北京有相似之處——
同樣是面向大平原(遼河平原),極目之處沃野千裡、土地遼闊;背靠着長白餘脈(千山),有險可守;南邊則離遼東半島不遠,遼河與渾河更是直通渤海。
▲ 遼河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與關中平原、成都平原相比,北京和沈陽不失為另一種“天府之國”的構想:作為“半開放”式的栖居地,既有背靠大山的“安全感”,也有更為廣闊的土地資源,重兵的戍衛和長城的守護彌補了天然結構的缺陷,更是有着臨近海洋的優勢。
東南沿海,“天府之國”的新模式随着時間的遷移,“天府之國”的概念的側重點也發生了偏移——從最開始着眼于戰略地位,強調牢不可破的“山川形勢”,到後來看重經濟效益,指向物産豐饒的“魚米之鄉”。也從封閉,走向了開放。
以太湖流域為核心的江南,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 嘉興市秀洲區的菱塘。典型的水鄉風韻。攝影/夏松
江南 | 富甲天下的水鄉
“ 江淮而南,天府之國。”
——《盱江先生全集》
很少有人會把江南和“天府之國”聯系在一起。
在戰略地位上,江南簡直是“地勢封閉”和“高山險阻”的反義詞,更是偏安政權的“代表地”,所謂“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這裡向來不是受得住金戈鐵馬的地方。因此,擔得起“天府之國”一詞的,隻能是江南的富饒。
▲ 太湖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自安史之亂後,中原動蕩,唐朝在财政上不得不倚重于“江南八道”,唐人韓愈說“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到了宋代,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更加劇了政權對江南的依賴,故宋人李觀把江淮而南叫做“天府之國”。明清時期已經少有人這麼說了,主要是因為江南的名頭太多——
“水鄉澤國”,說的是地貌;“魚米之鄉”,講的是物産;“煙雨江南”,又提到了氣候;“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更是誇到了天上去......因此“天府之國”,顯然不适合作為江南的代名詞。
福建 | 乘風破浪的港口
“閩故神仙奧區,天府之國也,并海而東,與浙通波,遵海而南,與廣接壤。”
——《閩中海錯疏》
福建,是被發現和開拓出來的“天府之國”。
明朝人對于福建的贊譽,主要指的是其沿海平原——福州平原、興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這些平原都是由山脈中發育的水系,入海時沖積而成,地勢相對平坦,也集中了今天福建的大部分人口。
▲ 福建沿海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當中原人不堪戰火襲擾,舉家遷至江南時,卻發現好景不長,江南又烽煙四起。有一部人隻能跋山涉水,将這些綴連在海邊的平原作為最後的容身之所。他們在此開墾荒田、興修水利,改造着自然環境;又将目光向海上拓展,在“媽祖”的庇佑之下,揚帆遠航。
▲ 福建,沿河漁民正在捕撈海鮮。 攝影/熊可
到元代時,以刺桐花為标識的泉州港,已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刺桐港”之名,甚至馳名歐洲、非洲以及中東諸國。古人“天府之國”的贊譽,與其授予這片土地,不如說是在稱贊這群“天府的開拓者”。
▲ 台灣嘉南平原地形示意圖。 制圖/Paprika
至于把台灣稱為“天府之國”,是清代才有的事。明清之交,鄭成功準備收複台灣的時候,曾說:“荷蘭甲螺何斌負債走夏,盛陳(台灣)沃野千裡,為天府之國,且言可取之狀。”在當時,台灣農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主要就是指是台東地區和嘉南平原,而到今天,中國的“寶島”之名,顯然更為人熟知。
而成都,自打從關中手上接過“天府之國”的名号,一直穩定發展,經久不衰。直到今天依然充滿“天府之國”的生機,
- END -
文丨九月
圖片編輯丨吳學文
地圖編輯 | Paprika
封圖攝影 | 熊可
*特别鳴謝 蕭璇
參考資料
《中國曆史上的“天府之國”》陝西師範大學 王雙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