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星)秋高氣爽的時節,螃蟹和柿子都是當季佳品,但一提起來,“柿子和螃蟹不能同吃”的說法即來,兩者真的不可兼得?除了柿子與螃蟹,民間有不少關于食物相克的說法,左鄰右舍的主婦們聚在一起,也常愛讨論這個話題。不僅如此,大河報記者發現,一些商家還專門制作了“食物相克圖”,不少人将它拿回家挂在廚房,指導日常飲食。那麼,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嗎?
疑惑:柿子和螃蟹同吃會得結石?
“柿子跟螃蟹?不能一起吃!”昨日,在金水區一家大型超市内,面對記者的提問,正在挑選水果的劉女士斬釘截鐵。可讓她解釋原因,劉女士犯了難。“我聽我媽說過,具體原理我搞不懂,但是家裡要是蒸螃蟹,肯定不能吃柿子。”
“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吃了會得結石。網上都是這麼說的!”38歲的馬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一家老小的飲食都由她負責,除了螃蟹和柿子,馬女士還跟記者列舉了不少不能一起吃的食物。
那麼,柿子跟螃蟹同食,真的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嗎?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馬烨告訴記者,柿子和螃蟹是廣為流傳的不能一起吃的食物,但是從食物本身來看,這兩種食物并不會直接産生反應。
“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單甯,成熟後的甜柿子單甯含量能低到0.1%以下,未成熟的澀柿子可高達4%以上。如果大量吃單甯,同時胃中又有很多蛋白質,單甯會讓蛋白質形成不溶性複合物,并且讓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膠、膳食纖維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可能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從而導緻腹痛。”馬烨表示,傳說中的柿子與螃蟹不能同吃指的是單甯含量高的澀柿子,因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澀柿子中單甯含量高,一次性大量吃下确實可能發生腹痛。
解答:食物相克不科學,出現不适可能是個人體質
馬烨指出,通過查詢書籍和文獻,沒有發現可靠的依據說明食物之間相克。
那麼,為什麼生活中還是會不斷有食物相克的說法産生呢?馬烨認為,其一可能與食物寒熱溫涼搭配有關,這種說法在中醫古籍上被稱為“食物相反”。但這遠沒有“食物相克論”說得那麼嚴重。其二可能是細菌感染,比如霍亂弧菌經常污染魚蝦蟹等水産品,如果有人吃了不潔的水産品,又吃了另一種食物,導緻疾病,這就可能變成了一組“相克食物”。
生活中,有一些所謂的食物相克,其實是個人體質問題。
一是乳糖不耐受。個别人群缺少由小腸細胞分泌的乳糖酶,無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主要表現為飲奶後出現腹部緊張、腸鳴、腹痛、排氣、腹瀉和全身軟弱無力等症狀。乳糖不耐受的人單獨喝牛奶都會腹瀉,這時候如果碰巧跟别的食物一起吃,就産生了“食物相克”現象。二是過敏現象,包括海鮮過敏、花生過敏、雞蛋過敏等。理論上講,隻要是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過敏,引發不适。
專家表示,吃完東西出現不适,短時間内不能自行緩解,應該及時就醫,而不是以訛傳訛。
延伸:相克食物大辟謠
●蝦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網上傳言稱,蝦含有大量“五價砷化合物”,維生素C會将其轉化成劇毒的三價砷,即砒霜。事實上,海産品含的多數是穩定的有機砷,極其微量的無機砷會很快代謝掉,不會跟維生素C反應。現實生活中,西餐裡海鮮配檸檬汁這種常見吃法就是有力反駁。
●菠菜和豆腐
傳言稱,豆腐含鈣,菠菜裡含草酸,兩者一起吃會形成草酸鈣,容易得結石。事實上,大部分葉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苋菜等都含有草酸。鈣和草酸結合形成的沉澱物最後會排出體外,并不能進入血液。炒葉菜前焯水,去除一部分草酸就可以解決。
●雞蛋和豆漿
據傳,豆漿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蛋白質消化,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事實上,豆漿一定是煮熟了才喝,胰蛋白酶抑制物被滅活,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更何況,豆漿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蛋白酶抑制物如果依然存在,肯定會影響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跟雞蛋一點關系都沒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