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美元算,20多年來日本的GDP就總是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人均GDP也總是在4萬美元左右波動。同期,美國、中國、德國、印度等國的經濟卻取得了更加快速的增長,使得日本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份額是越來越低。
對此,有不少網友認為:日本國内經濟已經相對飽和,日本将中低端産業轉移到海外,并對外大量投資。因此就認為近幾十年日本幾乎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看GDP,這無疑是大大低估了日本經濟實力。
如果想要知道日本的“真實經濟實力”,應該看GNP(國民生産總值),而不是GDP(國内生産總值)。那事實真的如此嗎?日本的GNP真的是其GDP的好幾倍嗎?接下來,南生采用世界銀行的數據為大家解讀下。
2019年,日本的GNP、GDP僅相差3.6%
上圖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等主要國家的2019年GDP(世行版)。其中,美國經濟總量接近21.43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名;中國的GDP約為14.343萬億美元,也遠超其他各國,穩居第二名。
第三名就是日本,2019年GDP約為5.082萬億美元。雖然,最近20多年來,總是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但仍穩居全球第三。下圖則是世行版的2019年全球主要國家的GNP。其中,美國的GNP約為21.625萬億美元,比GDP多了1%。
中國的GNP約為14.308萬億美元,比GDP僅少了0.2%;第三名繼續是日本,GNP約為5.264萬億美元,也隻是比GDP(5.082萬億美元)多了3.6%——雖然差距要比美國、中國略大一線,但卻和“傳說中的完全不一樣”。
這意味着:海外還有一個日本,日本的GNP要比GDP多好幾倍,完全隻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問題來了,為什麼世界銀行公開的數據與網友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呢?
為什麼,日本的GNP和GDP差距這麼小呢?
這是因為,當今的世界已經是一個“經濟、資本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币、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産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日益頻繁,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
這意味着“大國很難獨善其身”,很難做到“隻對外投資,而不接受他國投資”。實際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大國都在積極的吸引投資(美國總統特朗普,印度總理莫迪等領導人都在想盡各種辦法拉投資)。
此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絡,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跨國并購體系……,總之資本國際化越來越頻繁,這使得包括日本、中國、美國、德國以及其他大國的GNP和GDP是差距都不是很大。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