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3:23:57

皮影戲是一種高度的綜合和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它有着數千年的曆史傳承和豐富的文化藝術積澱。皮影戲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是地方的特色戲劇藝術的奇葩,作為中原文化産業當中獨樹一幟的地方特色戲曲—桐柏皮影戲,在造型、表演等等方面都是獨具特色。

一、秦朝時期遺存的民間傳說故事而展開的皮影戲,随着發展演出劇目豐富多彩,集表演、音樂、美術等種元素為一體,有多個層次藝術内涵,頗具影響力

皮影戲的由來是依秦朝時期遺存的民間傳說故事而進行展開的,說是因為秦始皇的兒子自打出生就日夜哭鬧不停,但是自從有一天看到窗戶上表演的人影就不再啼哭,秦始皇于是就派到民間去找藝人用紙剪成不同的人形在燈前窗戶上進行表演,這也是皮影戲最初的雛形。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傳播道路上曲藝之花)1

随着發展,帶有伴奏、聲腔的皮影戲是出現在漢朝,皮影戲的繁榮時期是在宋代的時候,《清明上河圖》當中,描繪了皮影戲在當時的繁榮景象,這一個時期的皮影戲的制作和演出已經是非常的成熟了,劇目和班社都比較的多。

根據《都城紀勝》當中的記載,皮影戲是宋仁宗犒賞當時在戰場上殺敵取勝之後的勇士們的唯一的戲曲形式,并且以此來鼓舞将士們的士氣。明末清初時,皮影戲藝人們的選材由紙張逐步地改為了驢皮,皮影戲的普及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皮影戲的制作也更加精細複雜

在表演上增加了一些動物的動作,皮影戲的聲腔音樂十分的豐富多彩,皮影戲戲班有120來個,根據神話、曆史故事編寫的上演的劇目像《大鬧天宮》《武松打虎》等等在清朝的時候紅極一時,慈禧太後過壽辰的時候,就會召有皮影戲班為其賀壽。

桐柏皮影戲開始于南宋時期,根據史料記載,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間處于繁盛的時期,我國成立之前的皮影戲班仍然是百十個,在桐柏縣以及周邊的村子寨子裡,布滿了皮影戲班演出的足迹,非常熱鬧。

動亂時期的時候,桐柏皮影戲遭到了非常嚴重的摧殘,影人、劇目、戲台都是被破壞,班社遭到被迫解散,但是一部分對皮影戲有着炙熱情感的藝人開始隐姓埋名在城鎮、山村的角落裡面默默地為群衆演出,對皮影戲進行傳播和傳承。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傳播道路上曲藝之花)2

随着打開國門,時代在發展,皮影戲逐漸地獲得了新的生機,藝人們重新裝裱皮影、置辦道具,紛紛奔走在桐柏各地進行演出,人民争相觀看,集鎮村落也活躍了起來,1983年7月河南群藝館主辦的《豫苑》雜志刊登桐柏皮影戲照片給予一定的宣傳。

1984年年底桐柏皮影又去深圳、香港進行展示,深深地受到國内外專家的好評和贊賞,2001年8月20日,日本某大學博士為了書寫中國民間文化、民間藝術專程來桐柏進行采訪,觀看皮影戲的演出和影人的雕刻藝術,頗具影響力。

皮影戲是在音樂伴奏下演員一邊演唱一邊揮舞着影人,表演出生動感人戲劇故事,它的演出劇目非常的豐富多彩,集表演、音樂、美術等等各種元素為一體,有着多個層次的藝術内涵,就其表演來說,它包含唱、念、做、打幾個方面。從音樂上來說,它涵蓋了很多種的聲腔、闆式、樂器,從美術角度來看,它又是民間的造型圖案、符号乃至觀念的整體融合。

二、在大量台本劇目中,除了可以歸結成故事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地域性特點較突出外,還有就是具有約定俗成的劇目結構框架形式。這些基本框架套路,戲路大體一緻,具體情節卻有很大差異

皮影戲根據影人造型和表演技術的不同,分為提線影人、掌中影人等等,表演者用右手進行操縱,拇指和食指夾住一組,中指、無名指、小指夾在一組,通過“撥、拉、提、抖”等等表演手法,以達到靈巧自由、随心所欲的境界。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傳播道路上曲藝之花)3

在表演武打的動作的時候,影人騎在馬上,還要去攜帶兵器、馬鞭等等,表演者的手中握着六七支杆,有時在表演幾個影人的轉身、奔跑、對臉等等動作的時候,操縱者要兩隻手操縱數條杆子或者線,皮影戲表演老藝人兩隻手十個指頭操作的非常靈活自由。

皮影是用驢皮制作的,首先是精心去挑選驢皮浸泡三天以上,再用專門的刮刀把驢皮的兩面刮幹淨,也就是“刮制”。之後分成薄、中、厚三個部分,經過繃直晾幹之後再放入礬水缸子裡面泡上個兩三天才可以成為“漿皮”。漿好的皮子在上底色,也就是影皮,把影皮撐平進行繪畫和雕刻,這是影人制作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施色和罩油,首先在影人的各個部件用非常濃重的顔色進行均勻的塗抹,使得造型更加的形象,這叫做“平塗”的工藝,在給影人染色的時候按照顔色的深淺層次均勻ID分别進行着色,我們把它稱為“分染”,以此使得造型更加的具有立體感。

民間流傳的“柳葉眉,線線眼,櫻桃小口一點點”揭示了桐柏皮影戲“生旦醜淨,形容酷俏”造型藝術的真谛,桐柏皮影戲當中,生、旦的臉部造型是一樣的,都是細彎彎的柳眉,額頭和鼻梁連成一條直線,稱為“通天鼻”。

皮影戲四周都可以供觀衆進行欣賞,在布置影人進行演出的時候設置觀賞區和表演區,在表演區設一道帷幕以此來遮擋操縱皮影的演員,帷幕位于前面牆的正中間,平常多用木闆并排封住,演出的時候取下中間的木闆,裝上演出用的帷幕。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傳播道路上曲藝之花)4

桐柏皮影戲的劇目多種多樣、題材尤為廣泛、産生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劇目,其曆代相傳的劇目有了一百多個,保留的劇目有《楊家将》、《隋唐演義》等等,取材于民間故事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接取材于發生在民間的事情,以影戲的格式來編寫,第二個是根據流傳的神靈的故事或者其他的史事來進行編寫。

在大量的台本劇目當中,除了可以歸結成故事的曲折、人物個性的鮮明、地域性特點比較突出之外,還有就是具有約定俗成的劇目結構框架形式。這一些基本的框架套路,戲路大體上是一緻的,具體的情節有很大的差異。

三、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載體,皮影戲曆史悠久,蘊含着特定地域文化基因,彰顯獨特的精神特質,反映了人民時代相傳的生活态度和娛樂方式,是中華民族精神傳承

由于現代社會的飛速的發展,多種音樂文化元素不斷地充斥着整個市場,人民的生活娛樂的方式不斷地發生着改變等等各種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皮影戲的對外傳播。以桐柏縣為例子,現在的桐柏縣内隻有幾個皮影戲班,卻也都日益飽和,藝人們不得不觸角延伸到鄰近的地區。

曾經繁盛一時的桐柏皮影戲,觀衆日益減少,前景令人十分的堪憂,如果讓這一古老的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還需要新的故事劇本、新的人物形象、并且和現代的科技進行有效率的結合,融入時尚音樂和現代舞蹈藝術當中,嘗試在影視、廣告等等領域拓展舞台,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傳播道路上曲藝之花)5

皮影戲曆史悠久,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化藝術載體,它蘊含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基因,彰顯着獨特的精神特質,反映了人民時代相傳的生活态度和娛樂的方式,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作為一種時代傳承的文化表現形式,又是一項新興的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産業,皮影戲演出等等的經濟收入以及以此帶來的旅遊業等服務于行業的收入,在河南未來的經濟發展當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它的傳統文化資源不僅僅和群衆有着緊密相連的關系,而且它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戲曲形式,具有較高的審美和欣賞價值、文學價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桐柏皮影戲保留的大量藝術作品,是按照當代的審美标準進行創作的,反映了人們的藝術創作和才能。

其劇目當中含有大量的傳統倫理道德資本,包含很多的傳統文化的内容,是社會價值、民族凝聚力認可的能夠促進社會核心的重要的載體,要實現桐柏皮影戲的對外傳播,必須要逐步地加強對其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并且制定切實可以實行的方案。

皮影戲部分資源的留存一方面是靠着延續的民間傳統風俗習慣,另一個方面還要借助人們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識,才能夠去實現皮影戲對外傳播的具有可持續保護和傳承和可能性,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以及一些老藝人正在朝着這一個方向在努力。

為了順應新形勢、新市場的需求和挑戰,針對當今時事整編戲曲劇目、利用現代科技聲響和舞台的設計,融入一些時尚的音樂等等,不斷的對皮影戲進行整合和嘗試,力求舊貌換新顔,根據皮影戲的表演特點,結合當地的多種戲曲表現形式,其操縱技術、結構裝置、造型藝術也日益完善起來,經常帶團進行巡回城鄉傳播和傳承的演出和宣傳。

非遺文化傳承皮影戲講解(傳播道路上曲藝之花)6

桐柏皮影戲,作為一門古老的民間文化藝術,在對外傳播的道路上,隻要我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定會讓地方特色文化走出中原、走向世界,讓中原地方特色曲藝之花更加的璀璨奪目。

文獻:

《中國影戲和民俗》

《中國影戲探源》

《中國音樂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