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的意思是如果教給他一個方面,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方面,就不要用同一種方法重複教他了。
此句出自《論語·第七章·述而篇》——戰國·孔子。意思是如果教給他一個方面,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方面,就不要用同一種方法重複教他了。原句為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這裡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并不覺得一個老師一言堂地給學生灌輸就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于怎樣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複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标準答案。我想這是值得我們今天的老師在教學中思考和借鑒的。
聰明的老師在向學生教授新課的時候,往往從提問或做遊戲開始,那樣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學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果隻是單純地将現成的答案灌輸給學生,學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會缺乏靈活運用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