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子宮腺肌症引起血崩

子宮腺肌症引起血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02:43:30

來源:尋醫問藥網 時間:2018-02-27 發布者:玖天 收藏本文

說到子宮腺肌症相信大家都不太了解吧,如果來月經的時候感覺特别疼痛,而且還會腰肌酸軟,出血量自己無法控制,這個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子宮腺肌症,但很多時候子宮腺肌症和崩漏是很容易混淆的,其實它們之間是有一定區别的。子宮腺肌症和崩漏症的區别都有什麼呢?

子宮腺肌症引起血崩(子宮腺肌症和崩漏症的區别)1

什麼是子宮腺肌症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内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與子宮内膜異位症一樣,屬于婦科常見病和疑難病。子宮腺肌病多發生于30~50歲左右的經産婦,但也可見于年輕未生育的女性,這可能與各種宮腔操作手術增多有一定關系。約15%的患者合并子宮内膜異位症,約50%合并子宮肌瘤。本病的治療可用藥物幹預,也可行手術治療,但根治較難,隻有患者絕經後子宮腺肌症方可逐漸自行緩解。故而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需結合患者的年齡、症狀及生育要求進行個體化選擇。

子宮腺肌病過去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經産婦,但近些年呈逐漸年輕化趨勢,這可能與剖宮産、人工流産等宮腔手術增多有關。

子宮腺肌症的症狀

(1)月經失調(40%~50%)。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前後點滴出血,嚴重的患者可以導緻貧血。

(2)痛經(25%)。特點是繼發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常在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出現,當經期結束痛經即緩解。痛經初期服用止痛藥物可以緩解,但随着病情進展,痛經需要服用的止痛藥物劑量明顯增加,使患者無法耐受。

(3)其他。大約有35%的患者無明顯症狀。

什麼是崩漏

崩漏,中醫病名。是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發生嚴重失常的病證,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可發生在月經初潮後至絕經的任何年齡,足以影響生育,危害健康。屬婦科常見病,也是疑難急重病證。相當于西醫病名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崩漏是婦女非行經期間陰道出血的總稱。臨床以陰道出血為其主要表現。來勢急,出血量多的稱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斷的稱漏。西醫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腫瘤等所出現的陰道出血,皆屬崩漏範疇。崩漏是婦女月經病中較為嚴重複雜的一個症狀。

本病以青春期婦女、更年期婦女多見。多因血熱、氣虛、肝腎陰虛、血瘀、氣郁等損及沖任,沖任氣虛不攝所緻。治崩要以止血為先,以防暈絕虛脫,待血少或血止後,可審因論治,亦即急則治其标,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子宮腺肌症和崩漏的區别

1、子宮腺肌症的判斷,一般情況下都會,建議采用b超的方法,用b超檢查子宮腺肌症,能夠更加的準确的看到子宮腺體會是什麼樣的形狀,如果出現了子宮腺肌症,那麼b超檢查時就很清晰的表達出他的患處。

2、女性朋友大部分都有子宮的疾病,如果有子宮内膜移位的病的人,他就很容易會患有子宮腺肌症,因為之前已經職工出現了毛病,雖然說已經通過治療方法治好了子宮,但是我們仍然不可估量,他會有其他的并發症出現。

3、子宮腺肌症現在現在發病的年齡大部分都在40到50歲之間,因為這個時候,子宮已經停止了造血的功能,女性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停經了,而身體上一些生理功能也漸漸的衰退,子宮就會變得很脆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