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基本生活物資保障始終是市民關注的重點。當前,三亞落實社區團購等直配直供機制,各區采取商超同社區(小區、村)“結對子”方式,形成“社區接龍、線上接單、供應商配送到小區”的物資供應鍊,全力保障市民生活物資供應。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一袋菜,是如何從基地到大型商超,再配送至高風險區居民手中?三亞市民生活物資配送“最後100米”是否暢通?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生活物資有保障
結構性問題正改進
“8月6日三亞新鴻港農産品批發市場臨時關閉後,有一段時間我們生産的蔬菜無處可賣,在三亞市農業農村局和三亞市發改委等相關單位幫助下,8月10日我們開始直供小區,當天賣了6000多斤,此後銷量一天比一天多,今天賣了1.3萬斤,實現日産日銷。”8月21日,三亞市三川葉菜農民産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明富告訴記者,目前該生産基地已完全恢複生産。
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陳秀壇說,疫情發生後,政府部門采取措施保障農資供應,疏通産銷通道,三亞菜籃子基地每天産銷蔬菜150噸左右,産銷量與平時基本持平。
防疫人員幫忙搬運生活物資。海南日報見習記者 王程龍 攝
三亞農投集團是三亞菜籃子産銷聯盟骨幹企業,所屬的農産品批發市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持運營,與産銷聯盟企業一起從島外調運各類蔬菜約200噸,通過單位直供、線上銷售等渠道批發給分銷企業。
疫情期間,部分三亞市民反映買肉難。記者調查發現,一個重要原因是三亞重點屠宰企業——三亞益民屠宰廠8月6日臨時停産,該企業正常情況日屠宰生豬600多頭,占三亞鮮豬肉供應約70%份額。
鮮肉供應大幅減少,但凍肉供應成倍增加。海南彙昕實業公司是三亞市場凍肉供應商之一。疫情發生後,該公司凍豬肉日銷售量超過10噸,最多一天銷售30噸。該公司負責人說,公司每天從河南雙彙集團調運凍豬肉,貨源充足。
8月20日,三亞益民屠宰廠恢複生産,目前該廠産能正在逐步恢複。
三亞市穩價辦有關負責人分析,當前,三亞菜籃子供應總量有保障,菜籃子産銷聯盟企業按照有餘量做好儲備,但存在結構性問題,主要是魚類産品少和個别蔬菜品種量少。“相關部門正着手通過區域協調和企業之間協調,盡力豐富各區域‘菜籃子’品種。”該負責人說。
社區團購保供應
配送運力需提升
“發車。”8月21日16時許,一輛貨車從盒馬鮮生三亞店倉庫緩緩駛出,車廂裡裝滿一袋袋分裝打包好的蔬菜、水果、肉、蛋、米、面等物資,這些物資将被送往三亞建設街社區。
“目前,盒馬鮮生推出八款民生優選套餐,價格35元至199元不等,既有生鮮食品,也有日常用品,銷售方式為社區團購。”盒馬鮮生三亞店營銷經理林麗虹說。
封控在家的居民,如何購買生活物資?記者了解到,在三亞全市範圍内,美菜網、盒馬鮮生、旺豪超市等生鮮平台均在推廣“社區收集訂單 保供套餐”模式,将蔬菜、水果、肉禽蛋、米面油、日用品等打包為組合套餐,每天統一配送到各個小區,由工作人員、志願者等配送到戶。
“在社區(小區)内,社區團購團長是連接超市和居民的‘橋梁’。團長會統計社區或小區内居民的購買信息,包括套餐類型、數量等,我們會根據團長提供的清單配貨,通常是當天下單,第二天配送。”林麗虹說。
為提高物資配送速度,美菜網三亞運營中心24小時運轉,三班制作業,淩晨開始分揀、打包,白天配送、備貨,一直送到晚上。
省直志願者将蔬菜包裹送往居民住處。海南日報見習記者 王程龍 攝
“生活物資供應是充足的,但疫情期間配送量翻幾倍增長,公司12輛貨車都滿足不了。好在有志願者的支援,不少志願者開着私家車來拿菜,有效緩解了運力緊張的問題,提高了配送效率。”三亞美菜網總經理王默說。
目前,三亞大型商超、供應鍊企業、政府菜籃子平價網點作為生活物資保供企業,與社區(小區、村)結對子,采取“線上下單購物 線下無接觸配送 網格化精準保供”方式,構建以社區網格為單位的“點對點”采買和配送聯絡機制。
混合接力送上門
暢通“最後100米”
8月21日10時許,在三亞市吉陽區荔枝溝社區第一網格的卡口處,陸續有超市、線上購物平台的配送員抵達,将居民網購的生活物資遞了進來,“全副武裝”的“物資保供小分隊”隊員接過後,一一進行消毒,按樓棟進行歸類、配送。
市民在小區門口領取自己的包裹。海南日報見習記者 王程龍 攝
這群“社區快遞小哥”身份多元,有省直機關志願者,有三亞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也有社區工作人員,他們通力合作,忙而有序。
三亞荔枝溝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吉大成說,社區居民物資保障工作并非一帆風順。
吉大成介紹,荔枝溝社區地處三亞城鄉接合部,總人口超2.8萬人,随着靜态管理時間的增加,居民網購難、配送難等問題一度備受關注。
如何打通社區保供應“最後100米”,實現送貨上門?
在荔枝溝社區居委會大樓前,一張指揮作戰架構圖十分醒目,荔枝溝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下設保供組等7個指揮組,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科學統籌分工,該社區4個網格均成立了“物資保供小分隊”,全方位保障配送人員“不缺位”。
“每支‘物資保供小分隊’配備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帶領隊員上門為社區居民介紹線上買菜的幾大渠道,并登記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的需求,竭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省紀委監委支援三亞志願服務隊成員曹子杭說。
當天11時許,一輛裝有近百個蔬菜包的貨車緩緩駛入荔枝溝社區第一網格,一場蔬菜運輸的混合接力開始了——
三亞菜籃子平台工作人員肖喜園和“物資保供小分隊”隊員合力将一箱箱物資搬運至指定區域,肖喜園和同事拿着長長的訂單,一一将寫滿姓名、電話、地址的“信息卡”貼在物資包上。
随後,“物資保供小分隊”隊員、省紀委監委支援三亞志願服務隊成員張彤立即開始了配送前的準備工作。規劃配送路線、核對物資包并搬運到電瓶車上……“238号附近我熟悉,我來配送。”張彤說。
當天11時40分許,金雞嶺社區居民張豔梅以無接觸的方式取到物資包。“很新鮮,價格也實惠。”張豔梅連連點贊。
疫情期間,三亞菜籃子産銷聯盟運作模式保持高效運轉,為保障全市居民一日三餐發揮重要作用。
綜合:海南日報客戶端 三亞日報微信公衆号
記者:徐慧玲 周月光 李豔玫
來源: 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