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

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13:29:30

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15 飯粥 三旨 收敕 李愚:飯粥僧 白沙相公 馬裔孫:三不開 孔昭序:癡兒 張士遜:和鼓 王珪:三旨相公 章鑑:滿朝歡 劉籈:滿朝歡 楊椿:收敕參政,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異号雜錄卷二15.)1

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九

15 飯粥 三旨 收敕

李愚:飯粥僧 白沙相公 馬裔孫:三不開 孔昭序:癡兒 張士遜:和鼓 王珪:三旨相公 章鑑:滿朝歡 劉籈:滿朝歡 楊椿:收敕參政

李愚、渤海無棣人,後唐明宗時為相。曆愍帝、廢帝,所為剛介違戾。

《新五代史》本傳:是時兵革方興天下多事,而愚為相欲依古以創理,乃請頒《唐六典》示百官司,使各舉其職;州縣貢士作鄉飲酒禮,時以其迂闊不用。愍帝即位,有意于治,數召學士問以時事,而以愚為迂,未嘗有所問。廢帝亦謂愚等無所事,嘗目宰相曰:“此飯粥僧也!”

宋·孫逢吉《職官分紀》卷三:長興(明宗年号)四年愚病,明宗遣中使宣問,愚所居寝室蕭然四壁、病榻敝氈而已。中使具言其事,帝曰:“宰相月俸幾何而委頓如此!”诏賜絹百疋、錢百千、帷帳雜物一十三事。

《舊五代史》本傳:李愚字子晦,渤海無棣人也。愚童龀時,謹重有異常兒。.年長方志學,遍閱經史。為文尚氣格,有韓、柳體。厲志端莊風神峻整,非禮不言行不苟且。 屬關輔亂離,與宗人李延光客于山東。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講禁中,屢言愚之行高學贍。召見,嗟賞久之,擢為左拾遺。俄充崇政院直學士,或預咨謀,而俨然正色,不畏強禦。衡王入朝,重臣李振輩皆緻拜,惟愚長揖。末帝讓之曰:“衡王,朕之兄。朕猶緻拜,崇政使李振等皆拜,爾何傲耶!”對曰:“陛下以家人禮兄,振等私臣也。臣居朝列,與王無素,安敢谄事。”其剛毅如此。

晉州節度使華溫琪在任違法,籍民家财,其家訟于朝,制使劾之,伏罪。梁末帝以先朝草昧之臣,不忍加法,愚堅按其罪。梁末帝诏曰:“朕若不與鞫窮,謂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憲,謂予不念功臣。為爾君者,不亦難乎!””洎(後唐)莊宗都洛陽,召為翰林學士。三年,魏王繼發征蜀,請為都統判官,時物議以蜀險阻,未可長驅,郭崇韬問計于愚,愚曰:“如聞蜀人厭其主荒恣,倉卒必不為用。宜乘其人二三,風馳電擊,彼必破膽,安能守險。”及前軍至固鎮,收軍食十五萬斛,崇韬喜,謂愚曰:“公能料事,吾軍濟矣!”招讨判官陳乂至寶雞,稱疾乞留在後。愚厲聲曰:“陳乂見利則進,懼難則止。今大軍涉險,人心易惑,正可斬之以徇。”由是軍人無遲留者。是時,軍書羽檄,皆出其手。

(後唐)明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長興(明宗年号)季年,秦王恣橫,權要之臣,避禍不暇,邦之存亡,無敢言者。愚性剛介,往往形言,然人無唱和者。愚初不治第,既命為相,官借延賓館居之。嘗有疾,诏近臣宣谕,延之中堂,見其敗越敝席,四壁蕭然,明宗特賜帷帳茵褥。.

宋·陶穀《清異錄》卷下“螺庵”:李愚告人:予夙夜在公,不曾爛遊華胥國。意欲于洛陽買水竹,做螺庵,謝事居其間。”庵未下手,銘已畢工。庵中當以莊周為開山第一祖,陳摶配食。然忙者難為注籍供職。

宋·無名氏《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五“鄭珏瑞麻”:李愚嘗僦居,忽遇暴雨,一庭俱為白沙,公甚惡之。及薨,葬于伊阙,得吉地于白沙裡,時人謂之白沙相公。皆前定也。

宋·錢易《南部新書》卷十:清泰(後唐末帝年号)朝,李專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歎。時韓昭裔已登庸,因賜之詩曰:

​​​昭裔登庸汝未登,鳳池雞樹冷如冰。

​​​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飯粥僧

明·鄭瑄《昨非庵日纂》卷一:馬胤孫為相無所建樹,時号三不開:入朝不開印行事、見客不開口議論、歸宅不開門接見。王珪為相谀順取容,時号為三旨相公: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禀事者雲已得聖旨。噫,蘇味道以模稜贻譏于朝端,李愚以粥飯僧取輕于愍帝,居相位者寒蟬之譏、維鵜之诮,其可一刻去懷乎!

《舊五代史·馬裔孫》:馬裔孫字慶先,棣州商河人。唐末帝即位,用為翰林學士戶部郎中知制诰、賜金紫;未滿歲改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皆帶禁職,尋拜中書侍郎平章事。裔孫純儒、性多凝滞,遽登相位未悉朝廷舊事……文士哂裔孫堂判有“援據”二字,其中書百職裔孫未谙練、無能專決,但署名而已。又少見賓客,時人目之為三不開,謂:口不開、印不開、門不開也。及太原事起,唐末帝幸懷州,裔孫留司在洛。未幾,趙德鈞父子有異志,官砦危急、君臣計無所出,俄而裔孫自洛來朝,衆相謂曰:“馬相此來必有安危之策。”既至,獻绫三百疋,卒無獻可之言。裔孫好古,慕韓愈之為人,尤不重佛。及廢居裡巷,追感唐末帝平昔之遇,乃依長壽僧舍讀佛書,冀申冥報,歲餘枕籍黃卷中,有華嚴、楞嚴,詞理富贍,由是酷賞之,仍抄撮之,相形于歌詠,謂之“法喜集”。又纂諸經要言為《佛國記》,凡數千言。或嘲之曰:“公生平以傅奕、韓愈為高識,何前倨而後恭,是佛佞公耶?公佞佛耶?”裔孫笑而答曰:“佛佞予則多矣。”

《新五代史·馬胤孫》:為人懦暗,少好學,學韓愈為文章。舉進士,為唐潞王從珂河中觀察支使。從珂為楊彥溫所逐,罷居于京師裡第,胤孫從而不去。從珂為京兆尹,徙鎮鳳翔,胤孫常從之,以為觀察判官。潞王将舉兵反,與将吏韓昭胤等謀議已定,召胤孫告之曰:“受命移鎮,路出京師,何向為便?”胤孫曰:“君命召,不俟駕。今大王為國宗屬,而先帝新棄天下,臨喪赴鎮,臣子之忠也。”左右皆笑其愚,然從珂心獨重之。廢帝入立,以為戶部郎中、翰林學士。久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胤孫不通世務,故事多壅塞……臨事多不能決,當時号為三不開,謂其不開口以論議,不開印以行事,不開門以延士大夫也。晉兵起太原,廢帝至河陽,是時勢已危迫,胤孫自洛來朝行在,人皆冀其有所建言,胤孫獻绫三百匹而已。晉高祖入立,罷歸田裡。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卷十五:于慎行曰:五代馬胤孫為相,事多凝滞,又罕接賓客,時謂三不開,謂口、印、門也。今之慕三不開者多矣。夫避權寡交,門不開可也;廟堂谟畫口可以不開乎?緘默靜讷,口不開可也;百揆所宅印可以不開乎?五代之際權歸樞府,宰相主于奉行,無所可否,故持祿苟容之徒得以混迹爾。且夫山林遁世之士,百不開可也,何待三!廟堂任職之臣,一不開不可,何待三!

宋·洪邁《容齋五筆》卷七“門生門下見門生”:後唐裴尚書(皞)年老緻政,清泰初,其門生馬裔孫知舉,放榜後引新進士谒謝于裴。裴歡宴永日,書一絕雲:

官途最重是文衡,天與愚夫作盛名。

三主禮闱今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時人榮之,事見蘇耆《開譚錄》。予以《五代登科記》考之,裴在同光(後唐莊宗年号)中三知舉,四年放進士八人,裔孫預焉。後十年裔孫為翰林學士,以清泰三年放進士十三人,茲所書是已。裔孫尋拜相,新史亦載此一句。

宋·馬永易《實賓錄》卷六“癡兒”:五代馬裔孫為相,不通世務。時右散騎常侍孔昭序建言,常侍班當在仆射前。裔孫責禦史台檢到,台言故事無所見據,今南北班位常侍在前,裔孫即判狀施行。崔居檢揚言于朝:“孔昭序觧語,是朝廷無解語人也。且仆射司長百僚,中丞大夫就班修敬,而常侍在南宮六卿下,況仆射乎?昭序癡兒,豈識事體?”朝士聞居檢言,流議稍息。

張士遜字順之、陰城人,宋仁宗時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鄧國公。

宋·葉庭珪《海錄碎事》卷九下“和鼓”:曹利用長樞府,憑寵自恣,而張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号為和鼓

《宋史》本傳:時朝庭多事,士遜無所建明。谏官韓琦論曰:“政事府豈養病之地耶?”士遜不自安,累上章請老……曹利用在樞府藉寵肆威,士遜居其間無所可否,時人以和鼓目之。

宋·李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七 天聖(仁宗年号)七年”:丙寅,禮部尚書、平章事張士遜為刑部尚書、知江甯府。士遜得宰相曹利用之薦也,利用長樞密,憑寵自恣,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人目之為和鼓。利用得罪,士遜又營救之。利用既斥,士遜随亦罷。上以士遜東宮舊臣,故加秩而遣之,辭日,又解通犀帶賜焉。

“卷一百二十七 康定(仁宗年号)元年”:時軍興,機務填委,士遜位首相,無所補,谏官以為言。士遜不自安,七上章請老,又數面陳。壬戌,優诏拜太傅,進封鄧國公緻仕,聽朔望、大朝會綴中書門下班,月給宰臣俸三之一,出入施繖,又與一子五品服。士遜乞免朝朔望,從之。本朝以宰相得謝者,自士遜始。《士遜新傳》雲:谏官韓琦上疏曰:“政事府豈養病坊耶?”士遜亦不安,七上章請老。按士遜緻仕時,琦已知制诰矣。琦《家傳》及他書“養病坊”等語亦不指士遜,附傳又不載琦嘗有言,《新傳》必誤,今不取。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五:十月戊午,張士遜罷,呂夷簡複入相。上以張士遜等在相位多不稱職,複思呂夷簡。會士遜上莊獻太後谥,還,過樞密使楊崇勳飲酒,緻班慰失時。十月戊午,罷士遜為左仆射,崇勳為河陽節度使、同平章事,複以夷簡為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三十七:士遜以利用薦得宰相,利用長樞府,憑寵自恣,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人目之為和鼓。及曹汭(利用子,被杖死))獄起,羅崇勳因譖利用,帝以問執政,衆顧望、未有對者。士遜徐曰:“此獨不肖子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狀。”太後怒,将罷士遜,帝以其東宮舊臣,加刑部尚書知江甯府,解通犀帶賜之。

明·蔣一葵 《堯山堂外紀》“卷四十五 張士遜”:張士遜與陳堯佐同時秉政,張既以帝傅緻政,有詩寄陳曰:

赭案當年并命時,兼葭衰飒倚瓊枝

皇恩乞與桑榆老,鴻入高冥鳳在池。

張退傅告老,遊春回,門吏請官位,公書一絕句于牌曰:

閑遊靈沼送春回,關吏何須苦見猜。

八十衰翁無品秩,昔曾三到鳳池來。

王珪字禹玉、成都人,宋神宗時為相。

《宋史》本傳:珪以文學進,流輩鹹共推許。其文闳侈瑰麗、自成一家,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詞林稱之。然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無所建明,率道谀将順,當時目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谕禀事者雲已得聖旨。

《涑水記聞》卷十六:介甫(安石)既罷相、沖卿(吳充)代之,于新法頗更張,禹玉始無異同。禦史彭汝砺劾奏禹玉雲:“向者王安石行新法、王珪從而和之;今吳沖卿變行新法、王珪亦從而和之。若昨是則今非、今是則昨非矣,乞令珪分析。”

《續通鑒》卷六十九:(太子中允唐坰上疏)大聲宣讀,凡六十條,大抵言:“安石專作威福、曾布表裡擅權,天下但知憚安石、不複知有陛下。文彥博、馮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無異厮仆。”且讀且目王珪,珪慚懼俯首。

“卷七十七 神宗元豐五年”:以王珪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蔡确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确名為次相實專政柄、珪拱手而已,凡除吏皆不聞。

明·于慎行《讀史漫錄》“卷十二 宋神宗至徽欽”:宋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參知政事為執政。元豐(宋神宗年号)官制既行,以尚書左右仆射兼門下中書侍郎,代平章之任;以中書門下侍郎,尚書左右丞代參政之任,分班奏事政歸中書,而三省之長則未設也。蔡确欲賣王珪,乃使珪為左仆兼門下,己為右仆兼中書,名為次相實颛大政,而珪擁左相之名不得聞政,此亦一兒戲也。

宋·李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百五十六 元豐八年”:珪自輔政至宰相,凡十六年,無所建明,守成而已。時号為三旨宰相,以其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又雲“領聖旨”;既退,谕禀事者,雲“已得聖旨”,時号為三旨宰相故也……據鮮于綽《傳信記》,綽又載珪數事,今附見于此,更俟參詳修入。綽雲:“二府中無土地祠,而每位有不動尊佛堂,蓋天王也。大抵京師官府多塑天王,如開封曲院之類皆如此。王禹玉在兩府凡十餘年薨,後有輕薄子戲為挽詞,有‘東府自來無土地,直須正授不須權’,蓋謂此也。”其全篇雲:

太師贈诰子孫煎,身後無名隻有錢。

喏喏佞翻王特進,孜孜留得宋昭宣。

欄幹井上休言戲,政事堂中不記年。

東府自來無土地,直須正授不須權。

太師,禹玉贈官。元豐末,經顧命,子孫陳乞,皆援韓忠獻例,故有“子孫煎”之句。王特進,謂介甫;宋昭宣,用臣也。“欄幹井戲”,傳者謂親黨有勸乞出者,禹玉雲:“井子上欄幹,不是作劇處。”輕薄子為此詩,納于獻紙贈箱中,達之王氏子孫,追尋不複知其誰何。投牒開封,乞根治,府尹出榜,立賞告捉,竟不獲。而詩因此大播。有疑“說诨話”張山人為之者,府尹呼诘之,山人沉吟曰:“此非某所能。某尋常隻是鼓合聚市井小人戲笑,那裡做得他恁地着題。”府官為之鬨笑。又雲:“禹玉自熙甯(神宗年号)中拜相,神宗聰明睿智以臨臣下,新法百度已就,禹玉無所建明,但守成而已。執政日久,人有幹差遣者,每唯喏之而實無薦引也。時人為之語雲:“禹玉禹玉!精神滿腹。除卻脫空,十相具足。”又謂之三旨宰相雲。”

《宋史·宦者傳二 李舜舉》:五路師出無功,議再舉,李憲督饋糧,言受密诏,自都轉運使以下乏軍興者皆聽斬。民懲前日之役多死于凍餒,皆憚行,出錢百缗不能雇一夫,相聚立栅山澤不受調,吏往逼呼,辄毆擊,解州至械縣令以督之,不能集。舜舉入奏其事,乃罷兵。退詣中書,王珪迎勞之曰:“朝廷以邊事屬押班及李留後,無西顧之憂矣。”舜舉曰:“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相公當國,而以邊事屬二内臣,可乎?内臣正宜供禁庭灑掃之職,豈可當将帥之任!”聞者代珪慚焉。

章鑑,分甯人,宋度宗時官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後為禦史王應麟所劾,放歸田裡。

《宋史》本傳: 章鑒,字公秉,分甯人。以别院省試及第,累官中書舍人、侍左郎官、崇政殿說書,進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遷同知樞密院事。鹹淳十年,王瀹拜左丞相,鑒拜右丞相,并兼樞密使。明年,大元兵逼臨安,鑒讬故徑去。遣使亟召還朝,既至,罷相予祠。殿帥韓震之死,鑒與曾淵子明震無他。至是,禦史王應麟繳其錄黃,謂震有逆謀,鑒與淵子曲芘之。坐是削一官,放歸田裡。後有告鑑家匿寶玺者,霜晨,鑑方擁敗絮卧,兵士至大索,其室惟敝箧貯一玉杯、餘無一物,人頗歎其清約。鑑在朝日号寬厚,然與人多許可,士大夫目為滿朝歡雲。

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卷下:劉介軒籈、衢州人,正夫之後。性和易,号滿朝歡,門生故吏宦于四方者,多好發書薦士。

​ 楊椿、眉山人,因不附秦檜罷政家居。紹興末年始自兵部尚書兼翰林學士、除參知政事。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六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右谏議大夫梁仲敏論:“參知政事楊椿輔政期年,專務谄谀以取悅同列,議政則拱手唯唯、既歸私第則酣飲度日,以備員得祿為得計,朝廷何賴焉!”殿中侍禦史吳芾言:“椿自為侍從已無可稱,其在翰苑所為詞命,類皆剽竊前人綴緝而進。冒登政府,一言無所關納、一事無所建明,但為鄉人圖差遣、為知舊幹薦舉而已,故都人目為收敕參政……椿有聩疾,親厚有風之使去者,椿曰:‘吾忝參政,宰相諾吾亦諾、宰相拜吾亦拜,重聽何傷?’其貪祿無恥至于如此。”左正言劉度亦論:“椿貪懦無恥,頃為湖北憲,率以三百千而售一舉狀。自為侍從登政府,惟聽兵部親事官及親随之吏貨賂請求,望賜罷免、以肅中外。”

​辛卯,參知政事楊椿充資政殿學士、提舉在外宮觀。椿為台谏所擊,四上疏乞免,乃有是命。

清·何剛德《春明夢錄》卷上:昆師(岡)性耿介而好臧否人物……嘗譏恩中堂(承)曰:“汝看恩中堂,凡事都說是照例。他做中堂,本是照例;即其面目,亦是照例。”蓋嘲其方面,田田庸庸,得厚福也。細思之,不覺失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