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内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共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2、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3、四大徽班進京獻藝,揭開了200多年波瀾壯闊的中國京劇史的序幕。
4、在京的各聲腔劇種的藝人,面對徽班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藝術優勢,無力與之競争,多半都轉而歸附徽班。他們中有京師舞台各聲腔劇種的名優,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漢戲名優米喜子、李鳳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亂彈(皮黃)名優韓小玉,加入三慶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員王全福等,于是就形成了多種聲腔劇種荟萃徽班之勢。也因此,徽班在諸腔雜奏的過程中,從“兩下鍋”“三下鍋”到“風攪雪”,逐漸側重皮黃戲的演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