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主要就是說明了“離相無住”的道理。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羅什的初譯。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隻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