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60秒為一分鐘

為什麼60秒為一分鐘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0:16

為什麼60秒為一分鐘(1分鐘一定是60秒嗎)1

作者|桃李昔

1 分鐘有多少秒?很多人會毫不猶豫說,60 秒!不過,你知道嗎?在中國,2017 年的 1 月 1 日 8 點前的那一分鐘,有 61 秒。這是怎麼回事呢?

“秒”是生活中的最小時間單位。一秒有多長時間?科學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世界時”和“原子時”,它們對“秒”的測定方法并不相同。測出的一秒鐘的長短也不相同。

世界時,是根據天文觀測地球自轉得出來的。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在英國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有一隻全天 24 小時工作的大鐘,它顯示的時間就是“世界時”。把一天的時間平分成 86400 份,每一份就是一秒種,也叫“天文秒”。

原子時,是根據原子振蕩周期來計算時間。1955 年,全世界第一台铯(sè)原子鐘誕生。科學家在 1 個“天文秒”裡,數出铯原子的 133 同位素振動了 9192631770 次,也就是 1 個“原子秒”。從此,人們測量時間不需要再依靠看星星看太陽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世界各國都用“世界時”。不過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并不是勻速的,每天的時間并不是完全相等的,這導緻了“天文秒”會有微小的變化。相比而言,原子時則比世界時精确得多,其精确度每天快慢不超過千萬分之一秒。

既然原子時比世界時更精确,那是不是大家就改用原子時?且慢。人們早就使用世界時了,早就習慣了以“日居正中”也就是 12 點作為中午的标準,如果改用原子時,據科學家研究,地球自轉是越轉越慢的,如果一直持續下去,五千年的人類會發現,中午就不是 12 點了,而是大概下午 1 點了。

這可怎麼辦呢?

1971 年,“協調世界時”誕生了,它既不是“世界時”,也不是“原子時”,但兼顧了它們的優點。具體來說就是,從 1972 年 1 月 1 日 0 時起,協調世界時的秒長同原子時的秒長保持一緻,當協調世界時與世界時之差達到 0.9 秒時,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就向全世界發布公告,在下一個 6 月或 12 月的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把協調世界時撥慢或撥快 1 秒,這種操作叫“閏秒”。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會因此“多一秒”或“少一秒”。

全世界的人們在 2016 年的最後一天就多了一秒。因為涉及到時差,那次閏秒中國是發生在 2017 年,在 1 月 1 日 7 時 59 分 59 秒後面增加 1 秒。這次閏秒調整前後的時間标記為:1 月 1 日 7 時 59 分 59 秒,1 月 1 日 7 時 59 分 60 秒,1 月 1 日 8 時 0 分 0 秒。因為 1 秒鐘太短了,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

參考資料:

1.原子時标:閏秒和取消閏秒,物理,作者:高源、張愛敏、李天初,2015.6。

2.取消閏秒 火候未到,中國無線電,作者:馬斌,2015.11。

趣味鍊接

閏秒

從 1972 年到 2019 年,全球已經進行了 27 次閏秒。這 27 次調整有兩個特點,一是每次都是增加 1 秒,還沒有出現減少 1 秒的情況;二是閏秒的調整飄忽不定,有時一年中有兩次閏秒,有時六七年間才有一次閏秒。

作者簡介:桃李昔,從小喜歡數學,第一份工作是數學教師,現在依然鐘情數學。主張數學教育應傳授知識、傳播文化、傳遞熱情。

為什麼60秒為一分鐘(1分鐘一定是60秒嗎)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