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一場名家彙聚的越劇盛宴将在魔都上演。
1月29、30日兩晚在上海大劇院,《恰是故人來——紀念越劇宗師陸錦花系列演出》,由著名導演汪灏擔任總導演,青年導演吳佳斯、孟麗敏擔任導演,帶領主創團隊共同完成此次專場紀念演出,展現越劇表演藝術家陸錦花及“陸派”魅力的同時,也寄托了無限哀思。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先生,因病于洛杉矶時間2018年1月10日20時08分在美國當地醫院逝世,享年91歲。
陸錦花先生唱腔音色明亮純淨,行腔舒展松弛,吐字清晰入耳,創立自具特色的"陸派",為廣大觀衆所喜愛。由于陸錦花先生早年間移居美國,一曲“飛鳥歸巢”既是“陸派”代表唱段,更是陸先生的心聲,同時也是所有學習“陸派”藝術的弟子及傳人、熱愛“陸派”戲迷觀衆們的共同期盼。
1月29日晚,恰是故人來——紀念越劇宗師陸錦花專場演出,将以衆人腦海中對于陸錦花先生印象最深的“一張臉”記憶為切入點,分别從“飛鳥歸巢夕陽斜”、“一心隻想回家轉”、“出門不比在家裡”、“金榜題名天下聞”、“從前是少年風度貌翩翩”、“餘韻 恰是故人來”6個篇章,串聯起不同時期先生的品格風貌及藝術風格。
通過多位“陸派”弟子及嘉賓的講述,娓娓道來與先生點點滴滴的交往與感觸,似乎先生再度走進身邊,“活生生”躍然于在場每一位觀衆的眼前,那音容笑貌,無不令人動容。
當晚,《劈山救母•宿廟題詩》、《恩師憶》、《乾元山》、《劈山救母•重上華山》、《情探•水晶簾下》、《盤夫索夫•盤夫》、《情探•說媒》、《孟麗君•書房會》、《雙珠鳳•送花樓會》、《情探•送王郎》、《珍珠塔·前見姑》、《情探•漫天風雪》、《彩樓記•評雪辨蹤》、《禮拜六》、《飛鳥歸巢夕陽斜》等多段最具“陸派”代表性的經典唱段再度唱響,完美再現“陸派”藝術的神韻及魅力,令在場的戲迷粉絲着實過了一把戲瘾。
■陸錦花出演《彩樓記》(1955年)
■陸錦花出演《盤夫索夫》 (1954年)
■陸錦花出演《劈山救母》 (1960年)
■陸錦花出演《情探》 (1957年)
■陸錦花出演《送花樓會》 (1956年)
當晚,曹銀娣、許傑、黃慧、徐标新、廖琪瑛、裘巧芳、張慧紅、陳波、章瑾、馬冰莉、何惠麗、張宇峰、範瑩、趙一蘭、姚煜晨、蔡修輝等衆“陸派”弟子及傳人将悉數到場,對恩師表達了無盡哀思及懷念。
筱月英、孟莉英、吳天芳、程鎮華、趙志剛、吳鳳花、陳穎等多位著名越劇演員亦将親臨現場,或是講述或是配演,深切緬懷越劇宗師陸錦花先生。更有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著名滑稽戲表演藝術家姚祺兒、陸錦花先生外甥女平蘭芳等多位圈内好友及親屬登台亮相,共同追憶心中的陸錦花先生。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派”創始人王文娟,曾與陸錦花先生搭檔演出過《禮拜六》,雖不能親到現場,也将通過提前錄制的視頻,講述過往搭檔演出的點滴,非常值得期待。
■《禮拜六》陸錦花扮演“李秋亭”(1947年)
1月30日晚,紀念越劇宗師陸錦花系列演出之《珍珠塔》将在上海大劇院與觀衆見面,演出陣容堪稱近年内最強大。
“陸派”弟子及傳人曹銀娣、許傑、黃慧、徐标新、廖琪瑛、裘巧芳、張宇峰、範瑩、趙一蘭、姚煜晨、陳波、蔡修輝等悉數亮相。
趙志剛、單仰萍、方亞芬、王志萍、陳穎、華怡青、吳鳳花等多位越劇名家友情參與,更有錫劇表演藝術家,江蘇省演藝集團副總裁周東亮、評彈名家陸錦花等兄弟劇種名家傾情出演,可謂别開生面,驚喜連連。
■陸錦花出演《珍珠塔》 (1961年)
■《珍珠塔》 陸錦花、呂瑞英(1961年)
■陸錦花、傅全香《珍珠塔·團圓》
■陸錦花、周寶奎《珍珠塔·前見姑》
當晚《珍珠塔》的演出,去繁存精,保留了“前見姑”、“贈塔”、“跌雪”、“出京”、“出京”、“園會”這些經典橋段。
期間過場更是别出心裁,啟用了“說書”的形式,而此次擔當兩位“說書人”的正是“陸派”弟子許傑及評彈名家陸錦花。
著名越劇演員許傑,初嘗三弦,現學現用,别有一番新意。
除了多位“陸派”弟子及傳人“原汁原味”演繹“方卿”一角,展現正宗“陸派”之韻味,緻敬恩師之外,著名“陸派”表演藝術家曹銀娣,更是再度粉墨登台,除了本工“方卿”之餘,在“出京”中還飾演了“中軍”。
上越著名“陸派”小生黃慧,除了“方卿”,也在“前見姑”中反串了一把“方本”。上越多位明星演員傾情加盟,著名越劇演員方亞芬、王志萍在“前見姑”中出演“方朵花”;著名越劇演員單仰萍、華怡青在“前見姑”中出演“夫人”角色,都讓觀衆充滿期待。
“越劇王子”趙志剛、“錫劇王子”周東亮此次在“後見姑”中大膽出演“方卿”一角,著名“範派”小生吳鳳花則在“前見姑”中出演“方卿”,這些兄弟院團的名角兒皆全力加盟,也将為傳統名劇《珍珠塔》增色不少。
采訪中,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表示:
“集圈内外衆人之力,聚各院團合力之勢,發揚‘陸派’藝術傳統魅力的同時,緻敬先輩、敬畏傳統、承傳藝術是此次紀念專場制作及主創團隊、衆‘陸派’弟子及傳人的初衷,相信更是對于越劇宗師陸錦花先生的最佳紀念,也是對于‘陸派’藝術最好的傳承。”
劃重點,這兩場“陸派”紀念專場演出,都将由東方大劇院全程網絡直播。
(演出陣容和劇目以當天演出為準)
【制 作】
出品人:梁弘鈞
監制:孫雅豔、夏天
制作人:錢惠麗、柴亮節
統籌:徐玉萍、方亞芬
吳佳燕、樊婷婷
舞台監督:夏志勇、周勇強
【主 創】
總導演:汪灏
導演:吳佳斯、孟麗敏
撰稿:莫霞
作曲配器:蘇進鄒(演唱會)
金良(珍珠塔)
唱腔指導、設計:陳鈞
唱腔整理:黃莺、趙斌
編曲配樂:賀賢赟
舞美設計:王銘悅、朱洪恩
燈光設計:曹志偉
服裝統籌:錢紫華、許金妹
化妝統籌:蔣沁穎、孫伊瑤
道具統籌:王龑
劇務:盛輝、孟麗敏
樂務:謝言潛
1月29日 19:15
2019年恰是故人來
——紀念越劇宗師陸錦花專場節目單
先聲:落葉歸根去
1、《劈山救母•宿廟題詩》選段“飛鳥歸巢”
劇本改編:徐進、弘英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薛岩
演唱:張慧紅(甯百)、陳波(紹百)、姚煜晨(上越)、
蔡修輝(上越)、章瑾(虞越)、馬冰莉(溫越)
第一篇章:飛鳥歸巢夕陽斜
1、嘉賓講述
講述:許傑(上越)
2、《恩師憶》
作詞:莫霞
作曲:陳鈞
演唱:許傑(上越)、黃慧(上越)、徐标新(上越)、廖琪瑛(浙越)、裘巧芳(嵊越)、何惠麗(諸越)
3、《乾元山》
演唱:趙一蘭(上越)
助演:陳欣雨、倪佳慧、陸志豔、陳敏娟、趙心瑜、張楊凱男、姚磊、黃衛傑、姚煜晨
第二篇章:一心隻想回家轉
1、嘉賓講述
講述:黃慧(上越)、陸派藝術愛好者
2、《劈山救母•重上華山》選段
劇本改編:徐進、弘英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薛岩
演唱:廖琪瑛(浙越)
3、嘉賓講述
講述:廖琪瑛(浙越)、裘巧芳(嵊越)
4、《情探•水晶簾下》選段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杜春陽
演唱:裘巧芳(嵊越)
5、嘉賓講述
講述:黃慧(上越)
6、《盤夫索夫•盤夫》選段
劇本整理:徐進
導演:黃沙
音樂整理:李子川
演唱:黃慧(上越)、謝群英(杭越)
第三篇章:出門不比在家裡
1、嘉賓講述
講述:曹銀娣(上越)
2、《情探•說媒》選段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杜春陽
演唱:曹銀娣(上越)
3、《孟麗君•書房會》選段
編劇:吳兆芬
導演:吳伯英
作曲:金良、李子川
演唱:範瑩(上越)
4、嘉賓講述
講述:吳鳳花(紹百)
5、《雙珠鳳•送花樓會》選段
演唱:吳鳳花(紹百)
6、嘉賓講述
講述:趙志剛(趙氏工坊)
7、《劈山救母·飛鳥歸巢》選段
劇本改編:徐進、弘英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薛岩
演唱:趙志剛(趙氏工坊)
8、嘉賓講述
講述:平蘭芳(陸錦花外甥女)、陳穎(上越)
9、《情探•送王郎》選段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杜春陽
演唱:何惠麗(諸越)、陳穎(上越)
第四篇章:金榜題名天下聞
1、嘉賓講述
講述:許傑(上越)、曹銀娣(上越)
2、《珍珠塔·前見姑》選段
劇本整理:集體讨論
執筆:莊志
導演:石景山
音樂整理:杜春陽
演唱:張宇峰
3、《情探•漫天風雪》選段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陳鵬
音樂整理:杜春陽
演唱:徐标新(上越)
4、嘉賓講述
講述:徐标新(上越)
5、嘉賓講述
講述:孟莉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
6、《彩樓記•評雪辨蹤》選段
根據西南川劇院演出本《彩樓記》及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入窯》會演本改編
執筆:陳羽
導演:鐘冺、朱铿
音樂設計:項官森、高鳴
演唱:許傑(上越)、樊婷婷(上越)
7、嘉賓講述
講述:蔡正仁(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
第五篇章:從前是少年風度貌翩翩
1、嘉賓講述
講述:姚祺兒(著名滑稽戲表演藝術家)、程鎮華(陸派早期弟子、少壯越劇團成員)、吳天芳(著名越劇老生演員)、筱月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少壯越劇團成員)等
2、音配像《禮拜六》
表演:章瑾(虞越)
第六篇章:餘韻 恰是故人來
1、嘉賓講述
講述:陸派弟子
2、《飛鳥歸巢夕陽斜》
演唱:陸派弟子
司鼓:趙斌
主胡:徐延安
1月30日 19:15
《珍珠塔》
【原版主創】
劇本整理:集體讨論
執筆:莊志
導演:石景山
音樂整理:杜春陽
美術設計;陸雲峰、陳利華
燈光設計:明道宣
《前見姑》
方 卿:廖琪瑛、吳鳳花
方朵花:方亞芬、王志萍、陶鑽怡
衆夫人:單仰萍、華怡青、金紅
方 本:黃 慧
紅 雲:趙一蘭 三 快:範 瑩
《贈 塔》
方 卿:裘巧芳 陳翠娥:陳 穎 采 萍:樊婷婷
《跌 雪》
方 卿:徐标新 邱六橋:姚磊
《出 京》
方 卿:張宇峰 中 軍:曹銀娣
棋 牌:姚煜晨 陳波 蔡修輝
張楊凱男 黃衛傑 裘隆 金濤 姚磊
《園 會》
方 卿:黃 慧 陳培德:蔡 燕
方 本:廖琪瑛 采 萍:樊婷婷
《後見姑》
方 卿:周東亮、許傑、趙志剛、曹銀娣
方朵花:陳瓊瓊 陳培德:裘巧芳
方 本:廖琪瑛 中 軍:張宇峰
陳翠娥:陳 穎 采 萍:樊婷婷
說書人:許 傑 陸錦花
司鼓:葉建遙
主胡:王念
【單 位】
主辦單位:上海越劇藝術傳習所
(上海越劇院)
協辦單位:
紹興市柯橋區小百花越劇藝術傳習所中心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
參演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上海評彈團
江蘇省錫劇團
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省越劇團)
杭州越劇傳習所(杭州越劇院)
浙江省甯波市演藝集團(甯波小百花越劇團)
溫州市越劇藝術中心
浙江省嵊州市越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越劇藝術中心
浙江省諸暨市文化藝術中心(諸暨市越劇團)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上虞越劇團)
趙氏工坊
陸錦花
學名柯紋祺,小名柯秀珍
祖籍福建,寄籍浙江餘姚
·1927年2月25日生于上海
·1940年進越劇四季班學藝
改用母姓為陸,拜男班演員張福奎為師
·1941年四季班解散後,到金門大戲院唱三肩小生
·1942年,進袁雪芬領銜的大來劇場唱二肩小生
第一部戲為《古廟冤魂》
·1944年上海越劇聯誼會假皇後大戲院舉辦全滬越劇聯合大會串,義演三天
參演的劇目為與餘彩琴、張桂蓮、
戚雅仙、徐天紅、吳小樓合作的《明末遺恨》
同年9月雪聲劇團成立,繼續任二肩小生
後與袁雪芬同台演出,劇目有《香妃》、《孝女心》
《絕代豔後》、《月光曲》、《一縷麻》、《嫦娥奔月》等
·1947年與邢竹琴合作演出
兩個多月共演五部大戲,其中時裝戲占了三部
尤以《黑暗天堂》著名
·1947年秋,與王文娟合作,成立少壯越劇團
首演《禮拜六》,赢得“時裝小生”之稱
·1948年與張茵合作
演出《胡宮劍影》、《一往情深》等劇
·1949年,與許金彩搭檔
再度演出《富貴榮華》、《兩心相印》
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
·1950年與王素琴、李忠萍、許瑞春合作
《郎才女貌》、《新閨春夢》等劇
9月首演《同林鳥》
11月《海角遺恨》首演
其中“小和尚歎五更”廣為人知
·1951年公演《碧玉寶馬》
獲上海市春節戲曲演唱競賽二等獎
8月在大衆劇場演出《杏花村》、《新梁祝哀史》
9月演出《哪吒》
12月貫徹《婚姻法》演出《夫婦之道》
·1952年演出反貪現代劇《誰是賊》
是年,與張雲霞搭檔期間,先後合演了《花果山》
《許仙與白娘子》、《秋夜曲》、《幹将莫邪》
《琴瑟緣》、《明珠記》、《孔雀東南飛》
《蘭橋記》、《牛郎織女》等
除此之外
她還演過《天倫之樂》、《金蟬記》
《女伶受辱記》等不少時裝戲
·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
與傅全香合作《雙推磨》
同年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
扮演《盤夫索夫》中的曾榮,獲表演二等獎
·1955年3月
與金采風、金豔芳、吳天芳合作,排演《彩樓記》
6月與朱東韻合作演出《雙生趕船》
12月與王文娟合作《晴雯之死》
·1956年,與戚雅仙合作演出
《還我台灣》、《救風塵》
同年與金采風排演《碧玉簪》
與王文娟、傅全香、周東明等
排演《庵堂認母》、《送花樓會》、《杜十娘》等
·1957年,排演《劈山救母》、《孟麗君》
10月與傅全香合演的《情探》首演
·1959年與傅全香合作
先後排演了《蘇皎皎》、《羞皇島》
·1961年,排演重新整理改編的《珍珠塔》
·1962年導演現代戲《箭杆河邊》,并兼演二賴子
"陸派"唱腔是在馬樟花〔四工調〕的基礎上豐富提高的,特點是音色明亮純淨,行腔舒展松弛,吐字清晰入耳,自具特色,被稱為"陸派"。
擅工窮生和巾生。代表作有《珍珠塔》中方卿、《彩樓記》中呂蒙正、《情探》中王魁、《盤夫》中曾榮等。傅全香和陸錦花主演的《情探》,在1958年由江南電影制片廠攝制成黑白電影。
上世紀40年代,大中華、百代、百歌等唱片公司灌制發行了有其演唱的《一縷麻》、《孝女心》、《香妃》、《黑暗天堂》、《禮拜六》、《義》等劇唱片多張。
建國後,中國唱片社灌制發行了有其演唱的《盤夫》、《情探》、《劈山救母》等劇唱片多張。
在人才培養方面,師承陸派的弟子和傳人有曹銀娣、許傑、夏賽麗、黃慧、廖琪瑛、裘巧芳、徐标新、張宇峰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