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第三人稱全知叙述奧斯丁運用了全知的第三人稱的叙述方法,同時,她拒絕像菲爾丁那樣無所顧忌地在作品中露面,公開發表對事件與人物的評論。奧斯丁選擇做一個幕後的全知者。她從旁觀者的角度盡可能客觀地介紹故事的背景與人物,把自己的态度隐藏在字裡行間。在文章的任何一個角落都看不到她的身影。叙述立場的客觀體現出一種新的創作趨勢。這種客觀的第三人稱全知叙述在作品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介紹人物及故事背景。《傲慢與偏見》中人物刻畫的獨特之處在于,叙述者把人物放在場景裡讓他們自我表現、自我展示,不做任何主觀判斷與評價。這種叙述方式拉開了叙述者與作品之尚的距離,叙述顯得全面、客觀而冷靜。讀者在不受叙述者的主觀影響下,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對人物進行判斷與評價,如同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陌生人的了解一樣。這種方式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模仿。同時,叙述者關于作品中人物的年齡、外貌、身高、體态特征等具體信息的省略,給讀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任意塑造自己心目中的“伊麗莎白與達西”。這一過程激發了讀者閱讀的主動性,調動了讀者的閱讀熱情,滿足了讀者的想象力。第二、提高叙事速度,增加叙述距離。《傲慢與偏見》描寫的是平凡的日常生活,如果按照現實生活本身把每一件事都原原本本地描述出來,其平淡瑣碎必然會淹沒作品的主題,削弱作品的感染力,作品的情節性與生動性會被一系列無意義的細節覆蓋,使讀者失去繼續閱讀的興趣。《傲慢與偏見》采用了第三人稱全知叙述,因叙述者的異故事性與超故事性,可以任意提高叙述速度,增加叙事距離,使叙述更客觀、更全面、更公正,既不至于使讀者産生審美疲勞,也不失生活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有限的第三人稱叙述如果說客觀的第三人稱全知叙述是要把讀者從作品中拉出來的話,有限的第三人稱叙述就是要把讀者拉進作品中去。也就是說,叙事者的叙述被限制在聚集人物的感知範圍内,通過聚集人物的眼睛觀察、感受事物,展示聚集人物的内心世界,聚集人物的态度成為讀者的主導态度,并不自覺地被其同化。其優點在于,以經曆者的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加了主觀的抒情性和藝術描寫的真實性,有利于叙述者自由地表情達意,同時能夠接近讀者的心理距離,迅速打動和感染讀者。并且有利于小說結構的集中:情節的推動、場景的轉換都由聚集人物來連接。《傲慢與偏見》講的是伊麗莎白和達西消除彼此的傲慢與偏見,最終走在一起的愛情故事。小說的前五章明顯地表現為第三人稱全知叙述,叙述者把不同的事件和人物多方位地展示在讀者面前,讀者自己判斷、接受、理解作品中的人物與事件。此時,叙述者與讀者一樣是異故事的,也是超故事的。
全知叙述與有限的第三人稱叙述結合起來:奧斯丁把全知叙述與有限的第三人稱叙述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客觀化的第三人稱叙述方式。叙述者處于全知的立場,不參與故事的發生,是異故事的叙述者,他介紹故事的人物、背景,但不對人物與事件發表評論,始終試圖把自己的态度與傾向隐藏起來。這種叙事方式拉開了叙述者與作品、讀者與作品以及讀者與叙述者之間的距離,使叙述顯得客觀、冷靜。在叙述者完全隐退的地方,形成了以作品中聚集人物的眼光為觀察點的有限的第三人稱叙述,這種方式因與讀者的“零距離接觸”,把讀者拉進了作品,創造了一個作品中的主觀世界。在這個作品中的世界裡,由人物自己充當因果鍊,而不是經由叙述者的精心設計把情節連接在一起。讀者不自覺地被人物同化,因失去了與作品的距離而失去了客觀性,甚至會與作品中的人物一起被自己看到的片面現象所蒙蔽。作品的真實性也由此産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